169名西藏班学生铜都过大年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7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02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78期  下一期
169名西藏班学生铜都过大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徐小波 发布日期:2023-02-01 11:17:47

  “看,旁边的这位就是我”“那天我们每个人都收到了大红包呢”……翻看着手机里的除夕那天合照,铜陵市第五中学高三(6)班学生白玛央宗一脸笑意。看到一些有趣的照片,还饶有兴致地介绍起来,言语里溢满了兴奋。

  今年是白玛央宗来安徽的第三年,也是她第三次留在安徽过春节了。今年与她一起留下来的还有同校的168名西藏班学生。作为我省落实党中央“智力援藏”精神的实举之一,铜陵五中于2002年开始积极承担教育部和安徽省的教育援藏任务,创办内地西藏班(校),目前共有在校西藏生231名。教育援藏20年,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
  今年,为了让西藏班学生在安徽收获一个有意义的寒假,感受不一样的年味,学校不仅组织他们远赴金寨县开展一次红色“行走思政课”,还为他们准备了专属年夜饭、发放新春红包等系列暖心活动,切切实实让西藏班学生们在千里之外的铜陵市感受到家的温暖,以及“汉藏师生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除夕当天,西藏班学生身着盛装在运动场上跳起民族舞。  
铜陵市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高业权为学生们发放新年红包
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张尤俊一边发红包,一边送上新年祝福

    此次红色研学让学生们实地感受到红色革命精神
在金寨红军广场,学生代表给英雄们敬献花篮
“红色思政课”上,西藏班学生合影

年夜饭配红包 这就是家的味道
  1月21日,农历除夕,在红对联、红灯笼的装扮下,铜陵五中的校园里一派喜庆。白玛央宗和同学们回忆道,那天一早,就看到学校教学楼的电子大屏幕上连续滚动显示着“我们在铜五狮麓校园恭祝大家新春快乐”的字样,这让未能回到家乡、与家人团圆的他们感到心头一暖。“大家都很兴奋,每个人都穿上了藏服,跑到运动场上拍照留念”。               
  上午9时,西藏班学生、学校领导、老师们都汇聚到运动场上了,大家以运动场中心处的国旗为中心围成一个同心圆,在藏文教师达娃扎西、次仁罗布的带领下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锅庄舞。“那天天气也好,阳光照在每个人的笑脸上,共度佳节,节日的气氛很浓厚。”该校西藏生工作处主任吴成兵说。
到了中午,学校在学生餐厅举办2023年留校西藏班师生年夜饭活动。铜陵市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高业权也赶来向大家送上春节的祝福,寄语西藏班学生牢记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将来为建设美丽西藏奉献青春力量。
  “过年嘛,压岁钱总是少不了的”。随后,高业权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张尤俊,及其他校领导班子成员走到学生们中间,向在座的西藏班师生拜年,并送上精心准备的新年红包、牛奶和水果等,现场充满欢声笑语,气氛热烈。为答谢领导的关怀,西藏班学生代表也为各位领导献上洁白的哈达,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虽然这个春节,我们不能回到山南市和父母、家人一起欢度春节,但是这里也是我们另外一个家,老师和同学就是我们的家人,能留在这里过年,我们觉得也很高兴。”年夜饭现场,一名西藏班学生动情地说。

大别山深处 活络的“红色思政课”
  据介绍,该校教育援藏20年来,已多次组织留校的西藏班学生留皖过春节,为了让他们在铜陵市度过一个温馨、快乐而又有意义的寒假和春节,学校每年都会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去年就联合铜陵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大通营地共同为西藏班学生“量身打造”寒假综合实践托管服务课程和节日活动,让西藏班学生在学习西点制作、打糍粑、写春联、包饺子等活动中感受不一样的年味。
  “今年寒假怎么过?早在放假之前,学校就多次开会讨论。考虑到2022年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我们有必要跟学生们讲好党的故事,讲好革命的故事,所以学校再次联合铜陵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了以‘行走的红色思政课’为主题的大别山深处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吴成兵说,此次活动旨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人民政协史的五史学习教育。
  1月15日,安徽飘起了大雪,一如对初雪的欢欣鼓舞,169名西藏班学生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兴奋地踏上了开往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的金寨县的大巴车。一路上,大家兴致颇高,在随车讲解员的讲解下,互相讨论着,对即将开启的三天红色研学充满了期待。
  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地处三省七县接合部,是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以刘伯承、邓小平为首的刘邓大军曾在此组织过数场战役,为解放全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沉浸式”体验让快乐寒假再添新收获
  1月16日,西藏班学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追寻革命先辈足迹来到金寨县天堂寨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通过瞻仰指挥部旧址里的革命文物以及其寄托的革命历史背景感受到了血雨腥风的革命历程,深刻地体会到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随后,学生们来到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林区。在江淮分水岭石碑前,学生们一脚踏两省,一眼望江淮,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遥望山脚下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此情此景激起了他们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由衷的热爱。
  最后一天,在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杨克贵的带领下,师生们来到了金寨红军广场。尽管天气寒冷,却挡不住学生们拾级而上的劲头。到达纪念碑平台后,大家诵读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在承载革命红色印记的纪念浮雕前驻足凝望,在镌刻燎原星火铭刻革命史实的烈士纪念塔前肃穆瞻仰,在张贴开国将军革命战士的英烈名册前缅怀默哀,用心体会大别山“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永跟党走”的十二字精神。为铭记英雄们的付出,学生们还进行了给英雄献花篮活动,以此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表达对他们的无限敬仰。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丰富研学活动内容,其间还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红色文艺晚会,西藏班师生自编自排一个又一个红色节目,并齐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现场气氛热烈而高涨。
  “那是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印象太深刻了!”白玛央宗回忆道,那三天的研学在自己心里烙下了深深的“红色精神”,对革命精神本质有了更深了解,“以前不是太明白,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冲破层层封锁奔向革命队伍,这次的学习让我的疑惑得到了解答,是革命精神的指引,让大家有了向前冲的勇气和动力!”
  此次红色研学实践活动,让西藏班学生亲身感受到金寨县烽火中的战斗豪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引导西藏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据悉,该校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开展系列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营造良好民族团结的校园氛围,一如既往地开展好各项活动,促进全校汉藏师生、汉藏学生交流互动,把民族手足亲情、把对学生的关爱播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徐小波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