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教育路上 携手走过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3-01-04 11:02:57 |
编前语 又是一年岁末年初,翻开2022年的《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各类教育新闻扑面而来:全面推进的暖民心行动、“双减”一周年成果展示、如火如荼的课后服务和劳动教育、全省教育系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一件件、一桩桩,都是我省教育发展的缩影。 这些新闻背后除了本报编辑部的细心捕捉和深挖,还有一群人的暖心支持与陪伴,他们有的是一线教师、校长,也有的是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身份不一而同,却都是《安徽青年报》最得力的通讯员、最忠实的老朋友。2022年,在做好我省教育新闻宣传的道路上,我们携手走过,一起见证和记录着安徽教育的点滴变化和进步。
与《安徽青年报》一起奔赴更好的2023
□肥西县教育体育局 林兴勇
作为一名肥西教育人,2022年我继续见证着肥西教育的发展;作为《安徽青年报》的老朋友,在编辑部各位记者朋友的帮助下,这一年更多的肥西教育之声亮相《教育周刊》,如教师节专刊中,肥西县花岗学区中心学校、肥西县柿树岗学区中心学校、南门小学上派分校等校的办学特色、优秀教师走上了版面;“安心托幼”行动、校园里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热潮等相继在版面上得到展示……这些都是对肥西教育的无声肯定和鼓励。回望2022年,心存感激。
过去一年,肥西县聚焦“托育难”“入园难”“接娃难”等现实问题,开展了“安心托幼”暖民心行动,着力破解婴幼儿托育痛点,大大缓解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并充分利用新建幼儿园场地优势,实行“3+1”托育一体化的教育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为2~6岁婴幼儿与家长提供多元服务,提升学前教育服务能力,目前,肥西县有各类托育机构23家,“15分钟”托育服务圈初具雏形。
2023年,肥西县将聚焦“安心托幼”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涵,把“安心托幼”工程做成园所用心、幼儿开心、家长放心的惠民工程,让民生工程真正深入民心。希望有更多的亮点在《安徽青年报》上得到展示,一起奔赴更好的2023年。
最美的遇见
□淮北市烈山区教育局 况永夫
“况老师,您好!报社安排我负责淮北市的新闻采编,请您日后多多指导,同时欢迎您多多投稿。”这是2022年7月11日收到的信息,至今我还留存着。发信人是《安徽青年报》记者黄慧。短短一段文字,两个“您”字,一个“请”字,礼数备至,着实让人感动不已。
7月13日下午16:09,我发了一篇新闻稿件给她,就在我忐忑之时,黄慧记者发来一个链接,时间定格在下午16:26,推发的速度太快了!我迫不及待打开,标题改了,简洁明了。导语部分有一处标点也改动了,一脉相承。
“谢谢黄记者!”我向她表示由衷的谢意。
“不客气,都是本职工作。写新闻要掌握窍门,少走弯路。导语是对标题的展开,主体是对导语的展开。”黄慧记者一语点醒梦中人。我和她素未谋面,但一个严谨、谦和、博学的记者形象已经定格在我的眼前。我要好好写新闻,多向黄慧记者学习。后来,一篇篇新闻稿件在安青网及《安徽青年报》相继推发。
10月19日,新闻稿《淮北市烈山区53名教师在首届安徽省作业设计大赛中荣获佳绩》被推送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我兴奋不已,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向黄慧记者表示感谢。我心里很清楚,是她字斟句酌,细细打磨,一篇成功的稿件才得以“横空出世”。
岁月不居,感恩虎年最美的遇见!
浓浓墨香伴我成长
□祁门县教育局 李 剑
还记得是30年前,刚进城读高中,农村娃的我第一次见到《安徽青年报》,是班级集体订阅的。可惜,每次报纸传阅到我手中,有时已过半月,有时缺页少张,让人看得非常不过瘾。但丝毫不影响我被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师生佳作所吸引,并且一步步喜欢上《安徽青年报》。
工作以后,在祁门县金字牌中学担任团干部期间,学校为团委订阅了一份《安徽青年报》,让我有了特别“福利”——开页墨香浓,能完完整整地欣赏、拜读每一篇文章。徜徉在墨香里,知晓了党的方针、政策以及事关教育、青年发展的重大举措,了解了我省关于教育事业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新动态。同时,我还从宣传报道的先进事迹中汲取道德养分,激励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2014年,我获评为祁门县第四届“十佳青年”。
如今的《安徽青年报》承载着广大读者的期望,逐步发展成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如每年高考招生宣传期间,开辟的《招办主任访谈专刊》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极大地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阅报需求。而我,也在一张张弥漫着墨香的报纸中汲取足够的精神食粮,成长为教育系统的宣传员,为祁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呐喊助威。
墨香飘逸的《安徽青年报》成为我青春里最美好的记忆!何其有幸,年岁并进,祝愿越办越好!
摄影路上 与《安徽青年报》做伴
□全椒县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童家飞
第一次见到傅军老师是几年前在我的办公室,那天他来我县采访,我说出二郎口小学有位曾是星级酒店厨师的保安师傅,在学校教学生雕刻技艺,傅老师一听,双眼迸发出光芒,那是对新闻的热爱和激情。从那时起,我对新闻摄影萌发了兴趣。在后来的一次次共同采访中,傅老师给我讲了摄影取材的角度和技巧,收获颇丰,我对每一次的采访都记忆犹新。他还不厌其烦地在微信上与我交流挖掘新闻线索和细节。
在傅老师的影响下,我购置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部相机,还在单位的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椒陵校园”图片专栏,并试着将自己对教育新闻图片的理解传递给各校通讯员。
新闻宣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定远县张桥第二小学副校长 蒋华进
眨眼之间,我从事校园新闻宣传已逾五年,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自己心里很清楚,《安徽青年报》在我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我与她的相知相爱,她对我的关爱有加,还要从2020年6月傅军老师到我校实地采访“开心农场”开始。尽管那天骄阳似火,热浪袭人,傅老师一进校园就取出相机投入紧张有序的拍摄,全然不顾豆大的汗珠从面颊滚落,交流策划、过程组织、细节指导、现场拍摄等环节一气呵成。随后,傅老师又手把手向我毫无保留传授新闻采编、图片拍摄等方面的知识要领,和蔼可亲,不厌其烦,让我心生敬意。后来,傅老师又在多个场合为我“开小灶”。
在一次次打磨稿件中走近教育新闻
□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二学区 李晓梅
“稿子终于被采用了”。那一刻的我比中了头奖还高兴。还记得2020年3月,因为疫情,学生们都在居家上网课。一天早上收到颍东区教育局办公室的通知,《安徽青年报》要来对近期各校表现突出,事迹感人的教师进行采访,教育通讯员组稿,冉庙乡地处颍东区最北边,非常偏远,那是我工作的地方,从我了解的家访故事中董丽华老师的事迹最为感人,怎么最真实、最朴实地体现老师的精神品质,我思考了许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着笔去写,把稿投了上去。3月18日,《乡村教育中那个最美的身影》这篇文稿居然在《安徽青年报》上刊登了,用文字留住了故事,有种岁月静好的满足感,这也是我与《安徽青年报》的“初相识”。
“因为热爱 所以执着”。与《安徽青年报》的“相知”来源于徐徐主编,《防溺水“安全锦囊”送达乡村小学》这篇稿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去的,徐徐主编耐心地给了我很多建议,鼓励我攻克文字工作中的一个个难题,他说:“教育新闻故事,就是要用简单的文字,记录最真实的故事,文字要给人现场感,这是教育通讯员讲述教育好故事的基础。”是他教会了我写“沾泥土 接地气”的文章,《安徽青年报》见证了我的成长与蜕变,我们的教育故事未完待续。
一场双向奔赴的“热恋”
□怀宁县教育局 李未停
讲好教育故事是件难事,让更多人听到怀宁教育好声音是件难上加难的事。2021年3月20日是春分,一个偶然的机会和《安徽青年报》记者韦玉柏结识,我向他介绍了怀宁县教育民生工程工作亮点,在一个多小时的“推销”中,他记满了两张纸。一周后,怀宁县教育民生工程专题报道在《安徽青年报》刊登,这次不经意的邂逅为宣传怀宁教育提供了更大舞台。
后来,一场双向奔赴的“热恋”在心有灵犀中开启。我认真采写教育故事,把稿件投送《安徽青年报》,与记者丁亚东探讨新闻写作技巧,推介怀宁教育品牌,先后有《汪中华:扎根乡村二十余载的特级教师》《减负不减质 减压不减责》《怀宁县:德育铸魂 培育时代新人》《怀宁县:串好美育链 培养“美”少年》等二十余篇稿件在《安徽青年报》整版刊登,展示了怀宁教育好形象,传播了怀宁教育好声音。
能做怀宁教育的参与者是幸运的,能在《安徽青年报》展示怀宁教育的风采是幸福的,在幸福的沃土踏上幸福的舞台,这不就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热恋”吗?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