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画笔描绘英雄故事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6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6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一支画笔描绘英雄故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发布日期:2022-12-09 10:32:11

  编者按  12月5日是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里,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以下简称国赛)斩获一金一银,对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安师大美院)志愿团的师生来说,无疑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早在两周前的国赛中,该院申报的“为烈士画像”志愿服务项目摘得金奖,“乡村美化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志愿先锋”志愿服务项目摘得银奖,与其他获奖志愿服务项目共同创造了安徽省参赛以来历史最好成绩。
  消息传来,该院师生备受鼓舞,“能发挥自己的专长,用一支画笔,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很享受的事。”该院志愿团成员、绘画专业学生段泓润说。



  “这张是烈士宋连恒,这张是青年时的烈士卢剑,他俩都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这张是……”翻看电脑里保存的一张张画像,安师大美院团委书记王伟思绪万千,这每一张画像背后都是一段英雄的故事,它们历经岁月的尘封,在该院志愿团学生们的画笔下被还原出来。
  自2021年11月起,在“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遗孀叶庆华的牵线下,该院接力开展“为百位烈士画像”“圆梦烈属——致敬最可爱的人”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们通过查阅烈士资料、听取烈士后代描述,用手中的画笔还原烈士容貌,帮助烈士亲属与烈士“相见”,也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从历史中走来。
仅凭寥寥数语 再现英雄的音容笑貌
  “当时我们发布了一则‘为烈士画像’的公益活动征集令,令我们没想到的是,报名情况很火爆,很多美术专业的学生都积极响应。”回忆活动启动初期,学生们的积极性让王伟印象很深刻。彼时,该院志愿团已经通过对接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单位,与烈士家属沟通、走访了解烈士事迹和烈士家乡的基本情况。2019年6月,该院开展了对烈士家乡的文化建设,为烈士家乡绘制墙体彩绘,改善烈士家乡农产品包装设计。“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与叶庆华老师结缘认识了,大家在一起碰撞后,觉得还可以为烈士们做更多的事,这才有了‘为烈士画像’活动。”王伟说。
  就这样,该院一边发出征集令,一边制订《致敬人民英雄,牢记初心使命——为烈士画像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为烈士画像的指导教师及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训,聘请画像专家、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进行指导。
  绘画专业学生段泓润从上百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负责为宋连恒烈士画像。“烈士宋连恒,河北省泊头市寺门村镇人。1920年出生,1946年参加革命,牺牲于朝鲜”。这是段泓润收到的烈士生平信息,他要通过寥寥数语去还原一个可亲、可敬的烈士形象。
  “当时真的特别忐忑,担心自己画不好,让烈士亲属失望。”段泓润说。没有面容影像,段泓润找来烈士侄子的一张模糊旧照作参照;没有服饰介绍,他花了好几个晚上查阅历史资料;不满意初稿,他就一遍遍地倾听烈士亲属的意见,反复打磨修改。就这样,一位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的陌生人,在段泓润的画纸上有了线条、发丝和神态,眼神里饱含对亲人的思念和柔情,同时透着革命者的坚毅。
  后来,据宋连恒烈士的妹妹反馈,画得很像她哥哥,自己等待多年的哥哥终于“回家”了。这让段泓润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他说:“看着创作出来的画像,就感觉宋连恒烈士在看着我,我也迎着他的目光,仿佛自己在跟他‘对话’,我会一直记住他的样子。”
  在这次活动中,视觉传达与设计专业学生孙小可也参与其中。受安徽宿州的九旬退役老兵卢致俭的委托,她要为他和21岁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弟弟卢剑画一张“穿越时空”的合影。“他弟弟生前留下的只有一张十分模糊的素描画,难度可想而知”。孙小可说,才接到任务时,内心很焦虑,在妈妈的鼓励下才尝试着参照卢致俭的模样作画,“那两个星期,记不清画了多少张,但我始终记得把画递到卢致俭老人手里时,他就那样对着画像微笑的场面,一句话也没说,很感动”。
延伸活动内涵 让更多人知晓英雄故事
  2022年6月,该院与山东省临沂市对接后,为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周井铺村的10位烈士画像。当征集令再次发出后,参加的学生更多了,“我参加”“我也参加”……一名又一名师生站出来,很快,志愿者队伍集结完毕。
  该院学生王国铭和李思雨是第二次参与为烈士画像志愿服务活动。“第一次我画的是董殿朝烈士牺牲时的场景,我前前后后改了三次构图。”王国铭说,“画出故事感,才能让烈士的形象更生动,所以我们尝试绘制红色故事绘本,让烈士‘活’过来、‘动’起来。”目前,他俩已经完成了《沂蒙革命故事儿童绘本》的创作工作。
  “除了‘为烈士画像’活动,我们还组织开展了线上的系列微党课活动、‘看清您的模样——革命烈士肖像画’巡展活动,以及‘缅怀革命先烈,建功乡村振兴’系列活动”。王伟说,活动中,志愿团的学生们不仅用画笔绘制了烈士形象,圆梦烈士家属对烈士的思念,还绘制烈士故事绘本,赓续红色血脉;让党员先锋队走进烈士家乡,助力文化振兴。为更好地弘扬革命精神,进行烈士微党课的制作,将烈士们的事迹进行广泛的传播与宣讲,让更多人了解英雄事迹。“这个过程,既是为烈士画像的过程,也是致敬、学习英雄的过程,是信仰和青春的力量不断延续的过程”。
  如今,“为烈士画像”系列活动已成为该校的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也是美术学院开展“党史+专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2019年6月至今,团队赴革命烈士家乡开展乡村振兴活动5场,完成烈士画像54幅,绘制革命故事绘本10册,完成微视频、微党课制作35节,开展了“圆梦烈属——致敬最可爱的人”“送王学风烈士回家”“汤聘臣烈士画像捐赠仪式”“‘英烈文化进校园’公益活动”等活动20场。3年间,累计服务时长达1.5万小时,共计锻炼师生500余人,志愿者中涌现出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王伟、安徽省优秀毕业生赵有为、校十佳大学生陈如意等一批学生先进典型。

作画中的学生志愿者
段泓润创作的宋连恒烈士画像
孙小可创作的卢致俭老人与卢剑烈士(右)的合影画像
安师大美院的学生志愿者在为烈士画像

 
书记说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团委书记、安徽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  王  伟——
让志愿服务成为学生成长的“必修课”
  “为烈士画像”志愿服务项目是安徽师范大学成立的圆梦烈士家属、助力红色基因传承的志愿服务项目,已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和2022年度中华慈孝人物团体奖。很荣幸,我是项目的负责人,也是参与其中的志愿者。
  在我看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首先要突出专业特色,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高校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多都是结合专业开展的。我所在的志愿服务组织有效发挥了专业优势,“彩虹行动”助力特殊儿童艺术教育,有效发挥了美术学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的优势;“徽州三雕”公益创业项目(安徽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公益创业赛),突出了雕塑、设计学类和美术学等学科优势;开展了九年的“乡村美化师”项目也融合了学院的各个专业特色。正在开展的“美育聚梦课堂”和“云”课堂,聚焦非遗文化,成功实现了线上线下、假期到日常的志愿服务形式。
  其次要结合专业竞赛,提升专业实践育人效果。在志愿服务中凝练专业竞赛项目,以学科专业为依托,提高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乡村美化师”志愿服务项目曾获安徽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安徽赛区二等奖;第十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第八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徽州三雕”公益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安徽省选拔赛暨第四届“赢在江淮”全省创业大赛铜奖;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安徽赛区挑战赛一等奖;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正在开展的“为烈士画像”志愿服务项目也正在准备明年的“互联网+”红旅项目和“挑战杯”公益类别项目。我们为每一支团队都配备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和创业指导教师。
  最后是深耕课程思政,探索“党史+专业”志愿模式。以“为烈士画像”项目为例,学党史与强专业相结合,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志愿服务中活起来,发挥艺术专业优势,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新路径,提升思政教育引领力。每一位烈士生前资料只有几句话,志愿者在创作前要深入了解那段革命岁月,重温烈士光荣事迹,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小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的有效衔接,志愿者朱东平在创作樊以清烈士画像时说,“我真正理解了学习美术、为人民而创作的意义与价值”。建立“党员先锋队”,录制微党课,口述英雄事迹,以党员志愿者引领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发展,影响身边更多的青年参与为烈士画像志愿服务。实施“红色基因传承”计划,与革命老区共建合作基地,依托老区红色资源,绘制革命故事儿童绘本,让革命事迹走近青少年身边,引领学生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