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泥”塑梦 一周快报
2版:飘扬的红领巾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6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2年12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63期  下一期
用“泥”塑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世凤 李成运 发布日期:2022-12-05 15:06:31

□泗县思源实验学校泥塑社团  黄世凤  李成运

  近年来,泗县思源实验学校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狠下功夫,综合音乐、体育、美术、文学等样式,调动全校教师,开展了朗诵、舞蹈、合唱、绘画、篮球、足球等社团,同时利用课后延时服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11月9日以来,全校为期一周的第二届艺术节活动再结硕果,“泥说”暨美术作品展再次活跃了校园艺术氛围,接下来带同学们去现场看一看!
  校园内,立着三块主题鲜明的展板,展板用手抄报和美术字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了航天梦想、校园文明、五环体育等内容,作品突出了天安门、国旗、党旗、地图、华表、高铁、向日葵、海浪、阳光等元素,内容积极向上,把新时代少年的梦想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走进美术教室,迎面一块画板,泥塑主题一目了然,剪纸做成的“泥说”二字大方新颖,红色印章与黑色文字相得益彰。各种泥塑作品有的挂在墙上,有的摆在桌上,形神毕肖,五彩缤纷,很难想象出这是同学们的作品。一副小丑的泥塑像,头发像根根爆炸的螺旋丝;脚踩白云、腾云驾雾的孙悟空,面部表情惟妙惟肖;还有花瓶、草原、食物、小马驹等泥塑作品,让同学们大饱眼福。制作工具和制作方法及制作材料都摆放在展台上,既让同学们感受到泥塑作品的精美,也让他们了解了泥塑制作的整个过程。
  据了解,此次“泥说”的美术作品全部来自学校的泥塑工作坊。据泥塑工作坊负责老师李蓓蓓介绍,泥塑工作坊利用简单的泥土,对低年级社员进行入门教学,使同学们通过捏、揉、压、搓等,掌握泥塑的基本技能。针对中高年级开展了泥塑、综合材料的教学,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同学们持续对泥塑产生兴趣。同学们能够利用身边废旧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泥塑作品。
  泥塑作为我国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一门课。“通常美术课都是以绘画为主,手工为辅。现在有了泥塑工作坊,喜欢手工实践的同学就找到了发挥特长的平台。每周一节的泥塑社团课显然不能满足他们,每次下课都是意犹未尽,同学们都在期待下周课程的来临。”李蓓蓓在采访中说, “这次的艺术节正好给同学们一个大展身手的好机会,每位同学都拿出了看家本领。上课时间有限,大部分同学都是利用周末时间来做,虽然没有了休息时间,但他们依然做得起劲,于是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也为本次艺术节的圆满落幕立下了大功。”
 
“小小泥塑师”说
  吴梦琪:以前我喜欢做手工,只能在家用超轻黏土做着玩,现在学校有了这个社团真是太好了,有老师教,工具、材料也多,还可以和同学一起制作,真是太好了。
  韩若兮:在泥塑社团中,不仅仅让我们收获了快乐,在玩耍过程中我们手脑并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作品
同学在创作
艺术节上布置的泥塑作品、
学生作品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