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市:花儿与少年绽放“梦想农场”
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5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58期  下一期
广德市:花儿与少年绽放“梦想农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朱广印 发布日期:2022-11-23 11:11:27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朱广印
    “金龙山哟,红杜鹃,春来彩霞映天边……五合山哟,绿茶园,春来茶歌飘云间……”听着悠扬的歌声,走进广德市杨滩镇中心小学,校歌《茶乡少年追梦远》伴随书香与茶香在这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里传唱。
    “计时开始!”裁判老师一声令下,学生们迅速开动,整理书本,分类摆放,装进书包,检查抽屉……忙得不亦乐乎,个个紧张而又专注。这是广德市桃州镇第一小学低年级劳动技能大赛现场,一年级学生正在开展整理书包比赛。
    无论是“茶乡少年”在校园实践中体味茶香,还是青涩少年在技能比武中弘扬劳动精神,这些都生动诠释了劳动教育的无穷魅力与丰硕成果。近年来,广德市教育体育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潜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育人价值,以校园“梦想农场”为育人阵地,赋能劳动教育落地落细落实,全面促进花儿一般的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学生体验采茶、制茶、品茶
低年级劳动技能大赛
学生参加劳动体验教室活动
“梦想农场”春播活动

乡村小学飘茶香
  2017年以来,每年清明到谷雨期间,广德市杨滩镇中心小学的茶文化艺术节都会如约而至。其间,学生采茶、制茶,参与茶艺表演以及茶文化主题绘画、征文等活动。“在采茶、制茶、品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劳动技能,让茶文化根植于心,还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学习。”学生盛欣彤分享道。
  “茶文化活动的开展既拓宽了劳动教育的内涵,让学生得到茶文化的熏陶,又能参加劳动实践收获劳动的喜悦”。校长雷晶介绍,该校是广德市唯一一所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学校,秉承“茶韵飘香 和美校园”核心理念,深耕茶文化主题教育。校园内茶叶种植面积达二十余亩,有当地绿茶、白茶、黄金芽、黄金叶等七个品种。去年以来,该校积极探索实施以校本课程《茶韵》为载体,全面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
  该校的花园、果园、茶园、菜园“四园”建成以来,既扮靓了校园,也成了学生身边的劳动实践基地。学生在挂着“梦想农场”牌子的菜畦里种上了大蒜、矮子白、蚕豆、豌豆、菠菜等蔬菜,之后亲自采摘劳动果实。今年,该校又在校外开辟了“小茶人试验田”,学生下田插秧、日常管护,最后在秋天迎来丰收。去年,该校被宣城市教育体育局认定为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学校。今年,该校劳动教育精品课程荣获宣城市一等奖。“只有继续坚持环境与文化相融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制度与温度相补充,才能行稳致远建设好具有特色内涵的温馨校园,以茶育人,为乡村孩子的健康成长着色添彩”。雷晶谈道。

农耕课堂收获多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学生们朗朗上口的诗句,但想要加深他们对劳动的理解,还是需要走到实践中去。
  今年,广德市桃州镇第一小学“梦想农场”春播实践活动的主题是“植物与科学”,组织学生们插山芋苗、浇水施肥。学生们跃跃欲试,排队领取劳动工具,迫不及待地想一展身手。活动开始前,各班介绍了植物生长习性,科普了劳动工具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学生们学着大人的模样,挖沟起垄,扶着菜苗,小心翼翼地覆土,干得热火朝天,完全不顾鞋子上的泥土,尽情体会播种的乐趣。“在‘梦想农场’中,我参加过播种节,也参加过丰收节,体会到了从播种到收获的成就感”“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更让我认识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以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好好珍惜粮食”……大家争相分享劳动的收获。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该校开展了“学习劳动楷模 弘扬劳动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低年级整理书包、叠衣服,在技能比赛中涌现出很多“劳动小能手”,他们成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中高年级则开展“我们爱劳动”主题绘画手抄报评比活动,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校园劳动教育长廊里,大家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除了在“梦想农场”开展播种节及丰收节等活动,该校还结合《劳动教育手册》常态化开展劳动技能训练、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参与劳动,学习劳动楷模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今后,我们将不断拓宽劳动教育载体,打通家校合作渠道,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及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劳动历练,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校长申有为介绍,“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该校以“以劳育人,五育并举”为理念,以“梦想农场”、护苗基地、空中花园、劳动体验教室等为实践基地,将劳动教育与德育、美育和科技教育高度融合发展“三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推动“双减”政策落地。

 
“梦想农场”进校园
  2020年,广德市教育体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梦想农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各校在校园安全通畅的区域选址,建设校园“梦想农场”,开发“花园”“果园”“菜园”“林园”等,如桃州镇第四小学的“阳光农场”、桃州镇第一小学的“梦想农场”,学生参与翻土、播种、施肥、浇水、拔草、除虫等劳动过程,结合“农民丰收节”举办“校园农场丰收节”,学生们争当“农场主”,采摘瓜果蔬菜到学校食堂制作美食,分享劳动成果,参与劳动、尊重劳动、分享体验蔚然成风。
  该市各中小学校探索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植树节、五一劳动节等节庆日、“我们的节日”等传统节日以及“三爱三节”等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并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主题团队会、宣传橱窗、黑板报、手抄报、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讲好劳动故事、学习劳动楷模,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近五年,该市结合“新时代好少年”评选表彰等活动,选树了“劳动标兵”“勤俭节约之星”“创新创造之星”两千余名。同时,广泛学习“中国好人”“安徽好人”“道德模范”“广德好人”等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培育“劳动最光荣”的积极情感,并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劳动实践活动作为评价内容,促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桃州一小的《劳动教育手册》、桃李园学校的《家务劳动课题研究》等。
  为了不断丰富劳动教育载体,该市结合“文明校园”创建,广泛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餐桌”等实践活动,如实验小学的“文明餐桌小帮厨”活动;结合“孝德校园”建设,开展“我的校园我的家”创建活动,如震龙小学的“孝道之星”评选,为学生布置“孝道作业”,以家务劳动践行孝道;结合特色校园建设,传承传统文化,如杨滩小学的“茶文化”建设,开发种茶采茶制茶劳动课程;景贤中学“当代小农夫”“智慧小鲁班”活动;东亭小学的“明德竹扇”非遗技艺进校园活动;机电学校的“工匠精神”实习实训等。
  在劳动教育中,该市始终坚持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落实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建立校内保洁机制,各中小学将保洁划分为若干区域,实行班级包保;建设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该市中小学开辟校内农场实践基地实现全覆盖,积极与农业生产基地、生态庄园、工厂车间、敬老院等合作挂牌建设校外劳动实践基地8个,如箐箐庄园研学基地、田之润农业体验研学基地等;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如市博物馆“小小陶艺师”志愿服务项目、桃州四小“向日葵小天使志愿服务总队”等,逐步建立起长效机制。
近年来,该市教体局持续深入探索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人,助力劳动教育落地落细落实,促进花儿与少年绽放“梦想农场”。
学生走到田间体验收割水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