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带着热气”进课堂 《安徽省学校安全条例》明年起施行 图片新闻 亳州市谯城区:纾解“三难”暖民心 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 我省文化教育主题地图上线试运行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5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58期  下一期
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韦玉柏 发布日期:2022-11-23 10:46:31

□本报记者  韦玉柏

  本报讯  “加上原来的100多亩,明年将扩充到300多亩”。近日,霍邱县三流乡三流村龙虾养殖大户耿应保站在自家的基地告诉记者,目前已成功流转肥西县高店乡200多亩稻田,并顺利签约。
  耿应保表示,这一切要感谢皖西经济技术学校与政府合办的稻虾养殖培训,要感谢教师单启山。
  2018年,养殖了三年龙虾的耿应保遭遇了瓶颈:养殖模式陈旧,苗种繁育体系滞后,优质种苗供应不足,成品虾市场遇冷等。此时,踌躇满志的耿应保参加了由霍邱县农业农村局举办、皖西经济技术学校承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学习稻虾共作技术。
  培训班讲师单启山介绍道,这批学员50人都是全县各乡镇龙虾养殖户,以三流乡最多。培训内容主要是生态养殖、虾病防治、科学投喂、田间管理等。
  “通过十多天的培训,不仅提升了龙虾养殖技术,了解了整个产业链运作,也明确了要发展的方向,真的受益匪浅”。耿应保说,接受培训后,他迅速将小龙虾种苗养殖作为主攻目标,开启了稻虾精养,为满足市场需求找到了突破口。
  有了技术保障,包括耿应保在内的三流乡龙虾养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乡龙虾养殖面积达10万亩。这个昔日易涝易旱、生产条件极差的贫困乡一跃成为“安徽龙虾第一乡”。目前仅霍邱县农商行三流支行的农民存款就近4亿元。如今,霍邱全县龙虾养殖面积近70万亩,综合产值24亿元,农民收入13亿元,30多万名群众实现增效增收。
  这仅仅只是皖西经济技术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该校一直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出立足县情的“政教结合”“校乡联姻”“项目引领”“学校+乡村+农户”“学校+公司+农户”等培训有效模式,涵盖农业、加工制造、医疗卫生、教育培训、信息技术、电商服务等,年培训规模3000人次以上,并根据实际需要坚持送技上门、送教下乡,甚至把课堂搬进了田间地头。
  “这些技能培训确实深受欢迎,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体现”。该校党委书记、校长王秀江表示,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整合职教资源优势,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