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开幕式上游来一群“鱼 ”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陈玥羽 田超 发布日期:2022-11-02 10:48:21 |
随着流行歌曲《大鱼》的音乐声响起,80只“小鱼”在表演人员的舞动下,欢快地向“大鱼”聚拢而来,摇曳的灯光下,“大鱼”与“小鱼”共同戏水的画面灵动而又唯美,操场上宛如一幅“鱼灯国画”……10月26日晚上,在安徽师范大学第五十一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中华传统民俗舞蹈——戏鱼灯一经亮相,便燃爆全场。
“太美了!第一眼真以为是鱼在水里游”“太炫了,这样的画面实在太美了,像是电脑特效一样”“这一次不是别人家的学校,是我们自己的母校”……当晚的开幕式在直播的助力下,戏鱼灯很快以话题“高校师生做非遗鱼灯演绎奇幻梦境”冲上微博热搜第六位,24小时内总阅读量破千万,被各级各类媒体报道转发,引起广泛关注。
历时近一年 民俗舞蹈从徽州走进大学校园
“也算是达到了这次展演的目的了吧。”看着网络“一边倒”的好评,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本次鱼灯项目的牵头人余涛笑着说。据其介绍,高校以文化育人,具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民俗体育进校园是非遗文化创新性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并参与到非遗的制作中来,让被逐渐忘却的非遗文化重焕光彩,从去年开始,该校省级民俗体育教学团队就开始构思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校运会开幕式舞台,团队专门组织师生到歙县向非遗传承人学习制作方法。历时近一年的创作与打磨,才有了这次火出圈的戏鱼灯。
10月26日晚7时,在全校师生的翘首期待中,安徽师范大学第五十一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在花津校区北体育场准时举行。伴着恢弘的乐声,五条彩色龙灯翻滚着点亮了黑夜,拉开了文体展演的序幕。舞龙表演以传承的力量为主题,集武术、鼓乐、戏曲与龙艺于一身,展现了中华五千年的龙图腾精神,彰显了安徽师范大学师生接力奔赴百年复兴路、开启奋斗新征程的决心。其中,最特别的当属中华传统民俗舞蹈——戏鱼灯。
演出现场非遗鱼灯与流行歌曲《大鱼》结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了起来。80只“小鱼”以不同的色彩呈现方式代表各个学院,场地中央的“大鱼”象征着安徽师范大学。“小鱼”在表演人员的舞动下共同向“大鱼”聚拢,呈现出“大鱼”“小鱼”同戏水的美好场景。“当时,现场都沸腾了,好多同学都拿出了手机拍摄视频。大家都惊呆了。”现场一名学生志愿者介绍道。
“作为观众,我之前从未了解过这项非遗文化,观看了这个节目以后,我不仅感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愿意去了解非遗文化。”该校2020级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徐文静被鱼灯表演深深折服。
实地调研 距今600多年的鱼灯重焕光彩
本次鱼灯表演的创作原型来自歙县汪满田村的民俗鱼灯,是徽州特色民俗体育,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它首次被搬上校园舞台。
“很多非遗被遗落民间,传承面临着窘境。高校以文化育人,具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我觉得,民俗体育进校园是非遗文化创新性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过去十余年里,余涛一直致力于对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探索,并依托高校资源推动民俗体育进校园活动,帮助非遗文化传承发展,旨在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并参与到非遗的制作中来,促进非遗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创新传播,从而让更多青年人爱上非遗,感受非遗之美。
老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也适用于这次鱼灯表演。为了更好地在校运会上展现民俗体育的魅力,余涛特邀请开幕式文艺展演负责人王云辰一起前往黄山市对徽州民俗体育进行调研,在众多极具特色的民俗项目中最终选择了视觉效果更佳的鱼灯进行创作。为了让民俗鱼灯更容易走进校园,大家对原来的鱼灯活动进行了适当的创造性改良。
“比如说,为了增加鱼灯节目的观赏性,我们把传统民俗体育鱼灯与现代艺术和灯光电技术进行了结合。”采访中,王云辰对鱼灯节目的设计细节如数家珍。大小鱼灯在流行音乐《大鱼》的旋律中上下翻飞、齐头向前,象征着青年人昂扬向上的进取姿态。图案各异的“小鱼”,象征着各个学院,在中央洄游的“大鱼”,象征着安徽师范大学,“小鱼”攒聚着“大鱼”,象征着安徽师范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向着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加速迈进。
耗时一个多月 纯手工制作81个鱼灯
为更好地展示非遗鱼灯的细节,学校特地联系了鱼灯的非遗传承人进行了鱼灯制作教学,集合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生,联袂美术学院,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实现了鱼灯制作从0到1的转变,总计全手工制作80个小鱼灯和1个约5米长的大鱼灯。
编制骨架、糊纸上色、鱼身组装,鱼灯的制作并不简单。编制鱼灯骨架很考验制作者的灵活性,而为鱼鳍糊纸更是整个鱼灯制作中最为困难的环节,“我们需要把一整张纸贴上去,然后用手活动、一点点地进行调整,同时又要保持纸张的完整性,这很需要耐心,我们在这个制作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手艺人的匠心。”2021级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展大亨深有感触。
为81个鱼灯上色是力气活,美术学院的学生一笔笔勾勒出流畅的线条,细致地为鱼灯添彩。2020级美术学专业本科生穆邵洪细致地用软毛笔描摹着鱼灯的轮廓:“绘画鱼灯需要严格控制颜料用量,颜料过厚会将鱼灯扩损,过薄则会让鱼灯出现不必要的留白。”
与时间赛跑 在平衡中舞出灵动之美
制作鱼灯时,节目排练也同步启动。参与表演的学生裴思阳介绍,小鱼灯由单人负责,大鱼灯由五人共同舞动,道具没有制成时,演出队员就先熟悉动作和队形。为了让“鱼”活起来,他们仔细研究了鱼在水中的动作,在教师带领下,一遍遍喊着节拍练习。
据悉,鱼灯体积较大,需要牢牢握住保持平稳。练习过程中,学生们经常会感觉胳膊酸痛,有的手上还磨出了茧子。尽管辛苦,但每个人都热情满满。裴思阳说:“一到课余时间,大家都争分夺秒赶去排练。”正式表演时,大家完美配合。“看到最后的效果,我们都沉醉在非遗的美中,这段记忆特别难忘。”
“五育并举” 让非遗“活”下去传下来
正是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开幕式上的鱼灯表演实现了民俗体育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为广大观众带来了视觉盛宴。
据介绍,民俗体育进校园不仅是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更是高校探索“五育并举”新途径的重要文化载体。本次开幕式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鱼灯制作,将体育与美育相结合,把智育培养融入劳动实践中,推动学生对文化传承的德育感悟,是教育形式的新突破,是“五育并举”的生动体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不能看着它们随时代的变迁而没落,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青年人的文化使命与担当。”该校2021级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娟说。
据悉,该校今后将继续挖掘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创新资源,如许村的大刀舞、板凳龙等,通过结合“五育并举”深入实践,将更多的徽州非遗民俗体育文化传承进校园,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大学校园,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开幕式上,81个鱼灯演活了沉睡的非遗
舞鱼灯的学生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鱼灯的非遗传承人进行鱼灯制作教学
学生们为鱼灯着色
耗时一个多月赶制出来的鱼灯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陈玥羽、田超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