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校使命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慧 葛建化 发布日期:2022-11-02 10:39:34 |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部署,要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 在新征程上,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校应该如何做?本期邀请部分高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如何写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答卷进行讨论。
特邀嘉宾
安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处长 吴德玲
安徽建筑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部长(处长) 潘和平
安徽建筑大学科学技术处(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处长(主任) 雷经发
安徽建筑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 仲 勇
“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高等教育加快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在全国率先建设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分类建设地方特色、地方应用型和地方技能型等三类高水平大学。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印发《推动结构优化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共同行动方案》,部省联动、输造结合,实施六大行动,推动形成服务国家战略和安徽“五个一”创新主平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为科技、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我省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强支撑。
“教育系统不仅是科技和人才的集聚地,也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安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处长吴德玲认为,高校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新征程中贡献教育力量。
核心技术是关键变量
科技自立自强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吴德玲看来,要坚持“四个面向”,就需要将高校自身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而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才能进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安徽是我国中医药资源大省,拥有华东第一、全国第六的中药材资源以及“北华佗、南新安”中医药特色优势。今年上半来,安徽省相继出台了《安徽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安徽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全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
吴德玲表示,要充分挖掘中医药原创科技资源、丰富生态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和独特的卫生资源,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从0到1的源头创新,将“着力突破中医药产业核心技术”作为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大力加强基础科学、现代技术科学和中医药学科深度融合,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狠抓改革任务和政策落地,着力加强应用与应用基础研究,着力提高成果转化能力。
吴德玲介绍,安徽中医药大学拥有国医大师三人、岐黄学者一人、全国名中医四人。近年来,牵头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新安医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所,聘请王琦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先后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近10年承担承接科研课题3000余项,2022年度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突破30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通过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助力霍山石斛正式载入2020版《中国药典》。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在提升中医药原创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人才链、筑牢供应链、服务产业链等方面还有薄弱环节,面对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科技、人才支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吴德玲说。
人才是“源头活水”
“要实行人才强校,需要处理好五种关系”。安徽建筑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部长(处长)潘和平告诉记者,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要统筹处理师德师风与业务能力、当前与长远、所有与所用、骨干与整体、激励与约束等五种关系,才能较好地实现人才引进从“量”转向“质”、人才培养从业务研修转向全面发展的两大转变,建立健全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人才队伍数量与质量、层次与结构、能力与水平才能取得较好成绩,为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建筑大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潘和平表示,安徽建筑大学将继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针对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缺乏、具有较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足、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创建人才特区,对接学科特区,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双百工程”,全力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学校近期相继出台《人才特区建设实施意见(试行)》《“易海学者”岗位设置、聘任与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通过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特聘与双聘相结合,做优人才增量资源、激活人才存量资源,形成以知名学者、学科带头人为引领,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对成功获得国家级奖项、国家重大项目等标志性成果的突出贡献者,给予特殊奖励;推进绩效分配制度改革,探索构建多元化的薪酬体系,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探索实施年薪制、协议薪酬制、项目薪酬制等灵活多样的收入分配机制。
推动评价体系改革,才能让人才“安业”又“安心”。安徽建筑大学科学技术处(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处长(主任)雷经发告诉记者,学校印发《关于激励高水平教科研成果的补充规定(试行)》《协议制人才岗位聘用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设置特任讲师、特任副教授(副研究员)、特任教授(研究员)岗位,对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的教师设立直聘通道,为中青年科研人才搭建更高、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
另外,雷经发表示,针对科研人才,需要全面梳理和修订学校平台管理、团队建设、聘期考核、表彰奖励、项目评审、职称(职务)评聘等方面的科研评价制度文件,制订并实施“创新发展年”行动方案,推动科研管理机制改革创新,扭转不科学、不合理的科研业绩评价导向。
成果转化是生产力
国务院提出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着力强化成果高质量供给与转化应用”“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奖励不受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限制”。省政府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为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作出了顶层设计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在科技转化的链条中,高校是‘资源池’,只有当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并大规模产业化,才意味着可以真正实现‘四个面向’。”安徽建筑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仲勇说。
在仲勇看来,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易出现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制度束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考评与激励机制不健全。二是市场需求差距。科研成果是实验室小试成果,缺乏中试环节,难以产业化推广。三是供需双方缺少高效对接平台。
对此,仲勇建议,一是改革评价、考核机制。加大成果转化评价指标权重,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的主要依据,并予以指标分配倾斜。二是建立政府支持、企业为主体的成果中试基地,建立校企双向人才兼职、挂职机制。三是建立政府支持、高校牵头、企业为主体成立行业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搭建常态化线上线下成果路演、交易平台。
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开展工作
链接
我省高校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3个、省部级295个,省属高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
2012年以来获得国家科技奖48项、省部级科技奖1911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奖350项。
科技成果技术转让合同8204个,申请专利6.6766万项,获专利授权4.0054万项。
推动省属高校深度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遴选立项291个协同创新项目。
建立3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2个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50个创新团队,组织高校师生入驻“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传成果1万余项。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黄慧、通讯员葛建化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