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小农具大文化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世凤 吴晓霞 发布日期:2022-10-24 14:53:34 |
新闻风向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化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文明历经无数考验仍能蓬勃发展、延绵不绝的重要依托。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传统农耕工具的变迁,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近日,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的同学们将一批“小农具”搬进了校园,都是些什么农具?同学们又为什么要制作这些农具?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学校,一起看看“小农具”的“大世界”。
□黄世凤 吴晓霞
农具虽小制作不易
“我制作的农具是谷风机,也叫‘风车’, 它可以用来去除水稻等农作物中的杂质、瘪粒、秸杆等,在过去每到稻谷收割的季节,家家户户都要使用它……”三(5)班的余康铭这样介绍他的农具作品。
据学校德育主任杨妍老师介绍,本次探秘农具的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从暑期就开始“动工”,他们走进了博物馆和图书馆,在搜集了大量资料,经过了精心构思后,他们用稻草、软陶、卡纸、硬纸等材料制作出微缩版的农具,有石磨、木犁、锄头、扁担、箩筐、风车、铁锨、打谷机、钉耙等,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让每一个看见作品的人都赞不绝口。
农具模型小巧玲珑,制作起来实属不易。“做这个‘风车’可真不容易!每一个接头都没有使用钉子,全部采用传统木匠的榫卯结构。风车肚子里的扇叶,更有讲究,装得不好,风无法从前面的口里出来,就达不到吹出稻谷杂质的效果……”余康铭在采访中说。吴悠懿同学也说了在制作农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的农具有好几部分组成,其中任何一个比例做错了,整个农具就会组装失败,第一次做出来的成品就和我想象的有很大差距,农具制作虽然不易,但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传承“农耕文化”
“你知道这种农具所蕴含的工作原理吗?”听到这个问题三(14)班的吴美诺清晰明了地说:“在此之前我只在电视里见到过石磨,很好奇为什么它能磨出浆来。通过这次制作我真正知道了石磨的工作原理,谷物通过磨眼进入磨膛,转动时由磨齿研磨成粉或者浆,通过缝隙流出。”
不仅仅是吴美诺,很多同学都表示通过制作农具,对农具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的确如此,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农具很多已被现代农业机械替代,逐渐淡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小小农具的制作,不仅增进了学生们对中国农业文化的了解,还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同时我们更希望这些小农具模型能让同学们重温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并做到传承和创新。”谈到开展农具制作活动的初衷,副校长杨志云这样说。
在校园里亮相后,这些小农具会去哪里?据了解,小农具在学校展示橱窗内进行布展,后期作品将会收集到学校图书馆内,让去借阅书籍的同学们可以时时欣赏到劳动类手工作品,时刻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让学生制作农具,是学校劳动课程的一部分,其实学校也开展了其他多种多样的劳动课程,我们希望能尽最大所能为青少年补上劳动教育这一课。”杨志云补充道。
同学们有话说
三(10)班 丁晓辉:参与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农民伯伯的辛苦,也了解了农具在劳作中的用处。我想用我学的机器人工作原理知识,创造出更先进的农具,帮助农民伯伯更轻松地劳动。
三(11)班 叶谨希: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农具和农耕的知识,从农具的发展变化中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从农耕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作为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三(17)班 张瀚文:在制作磨盘时,第一次打型时就遭遇失败,想要放弃的我,在妈妈的鼓励下,经过了多次尝试,终于制作好了自己满意的小磨盘。那一刻我心情十分激动,不仅仅是因为我制作出了小磨盘,还因为我战胜了那个因为失败就想放弃的我。
三(19)班 张慧娴:通过参加这次制作小农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开拓了视野,学习到了许多自己以前不太了解的农具知识。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三(5)班余康铭的作品
三(10)班吴悠懿的作品
三(11)班叶谨希的作品
三(17)班张瀚文的作品
三(19)班张慧娴的作品
三(14)班吴美诺的作品
学校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
老师在指导同学们参与活动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