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1版:小学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3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2年09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36期  下一期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琼 陈静 叶晓啸 发布日期:2022-09-26 10:16:02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为集中展示美好安徽新发展,培养全省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深厚感情,本报组织开展了“安徽新发展 奋进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学生主题采风活动。

  9月15日,采风活动正式开启。来自桐城市6所学校的本报学生记者代表走进桐城市新渡镇,参观安徽省林业龙头企业——安徽富美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面对面采访公司总经理、首届桐城市十大优秀青年企业家余方琴;走进九重村薄壳山核桃全国区域试验基地,了解薄壳山核桃树培育种植的过程和细节,并采访该村党总支书记洪叶灿,学习村企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优秀范本,亲身感受家乡发展新变化。
 
□吴  琼  陈  静  叶晓啸
  主办单位  安徽青年报社
            共青团桐城市委员会
            桐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参与学校  桐城市东关小学
            桐城市北街小学
            桐城市文昌小学
            桐城市同安小学
            桐城市实验小学
            桐城市龙腾小学办学集团校南校区
  学生记者  汪海芳  储永晨  段安航
            王梦琪  江秉谦  倪  烁等

种出乡村振兴果
  来到富美达,余方琴早早地便等在了这里。四年前,她放弃了在金融圈逐梦的机会,毅然回乡,投身薄壳山核桃事业,从一个对林业经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长为推动家乡振兴的领头雁。几年下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企业解决了120余名留守村民的就业问题,年发放农民工工资160万元,每年带动基地周边村民人均增收2万余元。前不久,她也被评为首届“桐城市十大优秀青年企业家”。
  会议室内,长长的会议桌上整齐地摆放着许多透明罐包装的碧根果产品,罐身都有标签注明品种。“薄壳山核桃,又名碧根果,其营养价值十分丰富。”余方琴首先为大家做了基本的讲解,随后又详细介绍了薄壳山核桃的培育过程,种植、授粉、挂果……
  “余阿姨,碧根果几年能挂果呢?”“余阿姨,今年的干旱天气对碧根果产量有什么影响吗?”“余阿姨,你对未来产业的发展和建设有什么计划呢?”……介绍完毕后,学生记者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余方琴一一做了回答。
  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她又带领学生记者一行来到了薄壳山核桃全国区域试验基地。在基地里,大片的碧根果树连绵不绝,部分果树上已经果实累累。“余阿姨,种植碧根果后,每亩能达到多少收益呢?村民们的收益有多大的提高呢?”“余阿姨,您是学历很高的海归,为什么回家乡创业呢?”……
  “这个需要看实际的收成情况,如果种的是快收果的树苗,那么当年就可以收果。如果是从小苗种起的话,需要五六年,但一旦挂果,以后每年果量都会翻倍,果期能到100年,所以它也被称为养老树。”“回乡创业是受我父亲的影响,他想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这个事情必须家里有个人来做。”……
  最后,余方琴还分享了自己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艰辛与困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一直朝着带动村民致富、振兴家乡经济的目标前进。她也寄语学生记者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为家乡为祖国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村企合作硕果累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今年1月,富美达与九重村建立了“村企共建”模式,由村成立合作社,采购碧根果苗木,免费发放给村民栽种在自家房前屋后和道路两旁,富美达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收获的果实由公司统一收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如余方琴所言,“我们也可以直接为村民发放补贴,但这样是没有用的。”
  在九重村村部,学生记者一行采访了九重村党总支书记洪叶灿。洪书记介绍道,碧根果挂果后,每亩收益不少于2000元钱。村民跟合作社是二八分成,80%归村民,20%归村种植合作社。该村今年将代胜村民组作为示范点,总计22户,共整理出房前屋后空闲地大约35亩,每亩种植10棵左右碧根果,共种植350多棵,目前该示范点已经成型,该村还有30个村民组也在积极要求参加碧根果种植,后续工作将有序推进。洪书记表示,碧根果种植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更提供了致富机会。
实地采访收获满满
  桐城市东关小学四(1)班  戴  航:通过这次采访活动,我了解到了余阿姨艰辛的创业历程和矢志致富家乡的精神,让我们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一定要坚持不懈。
  桐城市北街小学六(6)班  方依菲:树高千尺不忘根,回乡创业报乡亲。余阿姨致力于家乡发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这样将来才有能力为家乡的建设增砖添瓦。
  桐城实验小学西校区五(4)班  苏馨悦:今天的绿色农业之行,让我们收获满满,我们要认真学习,把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化作努力的源泉,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自己的一份力!

学生记者聆听企业介绍
采访九重村党总支书记洪叶灿
学生记者提问
余方琴耐心回答学生记者的提问
学生记者合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