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让青年人才成为城市飞跃的不竭动能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陈仁菊 发布日期:2022-09-23 10:58:08 |
编前语 9月21日,共青团芜湖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正式开幕。生逢盛世,青年当有为。过去五年,在芜湖共青团的带领下,芜湖市各县(区)共青团主动作为,围绕中心大局,服务主责主业,用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庆祝大会的召开。本期聚焦芜湖市繁昌区、三山区两地在助力青年人才成长、推进产才城融合发展的系列工作。 繁昌区:用革新之火烹煮青春茶香
近五年来,团繁昌区委多方联动组织服务青年人才发展工作,全力探索打造“青创繁昌”特色活动,大力开展弘扬奉献精神的各类暖心志愿行动,以加快推进产才城融合发展,更好地激发企业引才聚才,用革新之火烹煮出青春的茶香,用创新的精神诗书绚烂的年华。
摸准需求 分层分类联系服务青年
共青团作为联系青年最紧密的组织,要了解各级各类青年的不同需求,才能更好地分层分类地联系服务青年。五年里,团繁昌区委在校园方面开展青年榜样故事分享会、青年讲师团进校园宣讲等系列活动十余场,号召新时代的青少年要牢记初心使命;在青年人才方面开展青年联谊会、青年歌手大赛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全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就业创业方面对全县青年企业家进行走访摸排,成功推报四个项目进入芜湖市青春扶贫项目(创意)大赛。
同时,团区委一直致力于帮扶青年企业家的成长,利用青企协平台为他们打造出合作、沟通、碰撞的机制,让更多新经济、新模式在跨行业间产生交融,为创业青年提供更好的成长机会。
“青创繁昌” 打造青年人才聚集高地
“青创繁昌”品牌是团区委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的以繁昌区全力打造青年人喜欢的城市为核心内容,共创青春繁昌美好未来、共享繁昌发展美好成果的系列活动。为做精做实“青创繁昌”品牌,2022年团区委共推出两期“青创繁昌”特色活动。
7月22日和8月23日,繁昌区分别举办“青创繁昌”第一期“人才沙龙——繁昌全力打造青年人喜欢的城市”和第二期“青创繁昌·归巢来繁”繁昌籍在校大学生、应届高中毕业生交流体验日活动,大家齐聚一堂,共谋青年发展,共话城市未来。
近年来,繁昌区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和引导作用,“青创繁昌”重在“创”,“创”的内涵包括创造、创新、创意、创业、创优、争创、独创等,但不限于此,重要的是青年工作创特色、树品牌,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推动各类人才向繁昌集聚,为繁昌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团聚力量 在志愿服务中抱团成长
弘扬社会正气,关爱各级群体,为激励引领全区青少年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担当时代使命,五年来,团区委积极开展以关心关爱为出发点,慰问“快递小哥”“夏日送清凉”“青苗成长计划”“大手牵小手·筑梦微心愿”征集认领等活动,募集捐款21万余元,累计帮助困境儿童、慰问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200余人。同时,对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持续开展“手拉手”行动,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深化文明建设,共筑美好家园,在美丽城市建设中,团区委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开展了“助力河长制 保护母亲河”“助力人居环境整治 绘出整洁美丽乡村”墙体绘画、“生活垃圾分类青年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带动青年树牢全区“一盘棋”思想,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合力打造美丽繁昌,共同描绘青春书卷。
![]() 繁昌区“青苗成长计划”情暖童心促成长
![]() “青创繁昌”第一期人才沙龙合影
三山区:以共建为支点激活城市“青力量”
机关共建、校地共建、党团共建……回首这五年,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团工委紧紧围绕团的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工作主线,以共建为支点,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推动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
机关共建“青英学堂”话成长
“通过这次‘青英学堂’的学习,让我更深刻了解认识基层,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帮助……”每次“青英学堂”结束时,都能听到这样的感慨。五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开发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青年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好展示青年干部风采的平台,三山经济开发区团工委联合全区各级机关单位举办“青英学堂”,通过“讲、研、察、练、辩”五位一体的课程设计,贯穿一年(季度开展、日常自学)的培训,将全区年轻干部们汇聚一堂,谈体会、聊感悟。
2021年,聚焦“百年初心青年悟”中,来自机关和乡镇(街道)的学员代表,从英雄模范事迹、亲身工作经历、数据资料分析等角度对共产党百年党史分享了自己的初心与感悟;2018年,聚焦企业发展,青英学堂学员们与非公企业结对共建,一同组织主题党日活动,以PPT或短视频形式汇报,促进年轻干部深入非公企业开展活动、服务群众;2017年,聚焦泊口河开发,学员围绕科学规划泊口河水能资源、自然资源进行开发规划,为沿河流域绿道、景观设计及设计元素等方面进行构思和方案设计……不同的主题分享,犹如一股绳子牢牢牵引和凝聚着机关青年力量。
校地共建为乡村振兴赋能
为贯彻落实“紫云英人才计划”,助力三山区城市建设,推动实践育人落到实处,三山经济开发区团工委紧密联系各高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立足实际,努力为校地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工作,搭建平台,积极探索建立常态化的共建合作机制,共同打造校地合作新模式,助力实现校地互利双赢,为高校育人才,为地方促发展。
近年来,三山经济开发区团工委联动多个学校,搭建共建平台,每年开展墙体彩绘、种植培训、留守儿童服务等共建项目,通过校地共建,抓思想、强凝聚、当先锋、优服务、助成长,发挥共建效应,展现青年青春力量,推动成长,如来自安徽工程大学经管学院的青年大学生赴峨桥镇开展乡村振兴主题的活动,赴各村(社区)调研峨桥镇美好乡村建设情况,并且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美好乡村建设提出了在人才引进、产品销售、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建议;来自皖南医学院的“芦花”志愿服务队前往三华社区开展老年人义诊活动,为辖区老人测量血压和体脂率,并邀请“光荣在党50周年”的老党员孙四旺为服务队做“展退役军人风采,讲红色革命故事”主题报告,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青年和老党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感悟红色精神,赓续初心使命;来自安徽大学的“烟雨峨桥调研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怡香园,参观了芜湖狮山果品农业合作社,了解本地葡萄产业的发展过程、智能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以及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等情况。
党团共建焕发基层新活力
过去五年,该区团工委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思路,按照“支部建在小区、组织覆盖楼宇、团干联系青年”的工作思路,依托党支部,联合团组织、带动青年志愿者队伍,整合辖区青年教师、青年志愿者、青年大学生、物业工作人员、青年业主等社会资源,把团建工作与推动中心工作、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相结合,引导青年群体在大事难事中有担当,在关键时刻显身手,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秸秆禁烧、疫苗接种等工作中,带动引导全辖区青年志愿者冲在一线,积极开展入户排查、宣传引导、巡逻应急等工作。
此外,该区把团员教育培训与党员教育培训同步谋划、同步安排,持续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利用《论党的青年工作》为指导,扎实推进“青年大学习”行动,“青年大学习”参与率每期达90%以上,不断拓展学习的广度,切实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日常活动中,该区协同组织年轻干部赴南陵县开展国情调研实地培训,通过聆听讲解、实地观摩、现场交流等方式,深入学习“双应”基层党组织创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拓展基层工作视野,激发建言献策热情。“七一”期间,组织少先队员、年轻干部代表赴“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家中开展政治生日活动。追忆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回顾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亲历今日中国的巨大变化,少先队员、年轻干部与老党员“一对一”忆初心,谈感悟,在交谈中一同穿过“时空隧道”与历史“对话”,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红色精神力量。
![]() “青英学堂”学员们合影
![]() 党建带团建激发青少年红色精神力量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陈仕菊采写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