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大学生创业街遇挫后再添新军 图片新闻 淮北市西园中学给力第二课堂 马鞍山市中学生入围“中国好人榜” 校园简讯 宿松县慧德高中:养成教育促成“三无”校园
15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02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6期  下一期
淮北市西园中学给力第二课堂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肖 蕾 发布日期:2011-02-23 10:54:59

    本报讯  2月10日,在上海市结束的第五届海上年俗风情展上,淮北市西园中学美术兴趣小组学生的剪纸、泥人作品应邀参展并受到中外参观者一致好评。
    2010年12月,该校的民俗班建成,剪纸、编织、捏泥人等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课受到学生的热捧。“在开办民俗班之初,就有近120人报名。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民俗班的内容初步分为剪纸班、泥人班。淮北民俗艺术研究院派员授课,每周两个课时,由学校提供所需的全部费用。学生的优秀作品经由教师推荐,参加各类活动。”该校政教处主任孙迪说,“在新学期,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民俗班的规模,并采用小班教辅,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这种手工活动,充分利用在校的课余时间。截至目前,学校已经筹建了13个兴趣小组,并在每个班配备一名科技辅导员,并针对辅导员的教辅活动配备了相应的监督机制,每一场活动都需要有详细的教案和学生的签名认可。”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