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大学生创业街遇挫后再添新军 图片新闻 淮北市西园中学给力第二课堂 马鞍山市中学生入围“中国好人榜” 校园简讯 宿松县慧德高中:养成教育促成“三无”校园
15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02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6期  下一期
宿松县慧德高中:养成教育促成“三无”校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杨茂勇 发布日期:2011-02-23 10:53:38

无垃圾箱 无清洁工 无纸屑

    本报讯  眼下新学期已开学,宿松县慧德高级中学的上百名教职员工全部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但偌大的校园里却难寻一个清洁工的身影。该校校长邓昌武告诉记者,不是清洁工没上班,而是压根就没有一个清洁工。
    该校拥有2660名学生,多数学生寄宿在校园内,学习、生活垃圾的清理本该是学校后勤工作的重点,但多年来,该校将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不仅全校没有一名清洁工,更找不到一个垃圾箱,纸屑和生活垃圾更是难觅。
    据介绍,该校每年在新生入学之际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黑板报、国旗下的讲话、专题学习与讨论、主题班会、师生宣誓等方式,使保持教室、寝室、校园整洁的观念深入人心,使每一位师生养成“不乱扔”、“不乱吐”、“不乱倒”、“不乱涂”、“不乱画”的良好习惯。同时,学校对教室、寝室、清洁区进行不定期抽查,要求随时保持整洁干净,并对卫生间等卫生死角重点检查,确保校园里没有卫生死角。对于抽查不合格的班,学校将通报批评,并取消该班的评优资格。
    邓昌武表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在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学校允许他们犯错误,但是犯错误被发现后,就必须接受处罚。这颇具新意的处罚方法是当发现有师生乱扔垃圾之后,上报学校,从发现那天起,校园的卫生打扫就交由乱丢垃圾者完成,直到他发现另一名乱扔垃圾的师生之后,再把这一任务交由他所发现的师生来完成。
    养成教育的实施和相关措施的制约,该校逐渐变成了一个无垃圾箱、无纸屑、无清洁工的“三无”校园。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