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做到有效 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思考 让学校成为德育主阵地 学校管理 要科学与人格化相结合 你是一名好家长吗
11版:教育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02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6期  下一期
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思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界首市逸夫第一小学 孙明亮 发布日期:2011-02-23 11:18:05

    未来的人才是要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有独立思维的人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那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这已成为每位教师的重要课题,这里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学生的行为大多是受兴趣所支配。我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时,就是交替运用录像、音乐、挂图等方式,促使他们眼、耳、脑、手齐动。移步换景,情因景生,缘情造境,乐在其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谁能仿照画面内容,把写“山”和“水”的自然段中的句子改写一下,并想想为什么这样改?学生沉浸在热烈讨论中,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融进这篇优美的课文中,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效果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由此可见,只要我们真正站在新课程的高度上,从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出发,就能得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他们更广阔的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质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不“唯书”,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一般的提问,往往没有思考的价值,学生还没有仔细思考就提出问题。这时,要指导学生寻找自己有疑问的内容,由于语文课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质疑水平会有一些进步,一些学生甚至能提出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接着就要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发现他们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肯定,对于提得不太好的问题,也不要责备。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认真的分析,请同学回答,或者适当的讲解,对于太难的题目,要向学生说明,教师的坦率对学生也是一种好的影响。
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思维定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利用好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对新知识的学习作良好的准备。利用好思维定势的正迁移,新的知识的学习就事半功倍。另一方面,从个人的内在因素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无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冲破狭隘的老框框,开拓视野,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培养创新意识是新时期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使命,作为教师,我们要主动占领这一园地,在学生的心田上播种理想,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让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开出绚丽的智慧之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