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写作文 从“小”做起 写作不难 “错”也是一种教育资源 构建小学作文教学体系之我见
10版:教育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02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6期  下一期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阜南县第一小学 马 东 发布日期:2011-02-23 11:20:2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遍提高教师们的素质便成了当务之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制度,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学训互动——奠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教师素质提升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为此我校通过推行“两个制度”。一是推行“五个一”的制度,即教师每学期读一部教育教学理论专著,订阅一份学科教学核心期刊,记一本听课评课笔记,上一节研究课,每次教学活动进行一次教学反思。促使教师将学、教、研结合起来,确立学、教、研相长的工作学习观。根据我们的市级课题《优秀教师成长的途径及规律的研究》,我校在35岁以下教师中推行“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制度,全程记录教师参与学习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情况,真实反映教师专业成长经历和成果。
    另外,实施“三大工程”(基础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促使教师从“适应型学习”进入更高层次的“创新型学习”,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为教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
    “研、思、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以“研”为生长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构筑脚手架。教科研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永动力,是教师高层次的成功需要,也是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导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需要。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校本教研持续发展,丰富研究过程的有效载体。我校立足实际,建立以教研组和单学科组为“点”、多学科为“面”的点面齐动校本日常教研体系,有效地推动校本研究工作,也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师专业成长。
    以“思”为拓展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攀缘技术。如果说“学”是校本教研的基础,“研”是校本教研的抓手,那么进行教学反思则是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也是教师由“通识”型——“专识”型——进而“博识”型的自感压力的过程。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教学的成败得失,是反省育人的方法技巧,是探索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以“赛”为新起点,为教师的发展构建挑战的平台。我们认为,“赛”既是以上“学、研、思”诸过程的总结,同时又是新过程的起点,应该说是对上述过程的检测、反馈和升华。我们学校经常性地开展校内的各种赛教课。这种类型的赛课,不注重结果,而是注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赛前的老教师的传、帮、带,有赛中选手的学习与交流,有赛后评委的中肯点评与参赛教师的自我反思,赛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打造的过程。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认为校本教研就是“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它有效地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