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分背后的“放大镜” 安徽中考课改进行时 分数“大户”带来的素质教育 加大比重 实则“减负” 素质教育也要体现公平公正 课改深入不等于取消中考 本期导读
05版:今日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02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6期  下一期
安徽中考课改进行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发布日期:2011-02-23 11:08:02

    2005年我省首次对33个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进行了改革(以下简称“中考改革”),打破了普通高中长期以来以分数简单相加为单一录取依据的招生模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006年,我省中考改革在2005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中考成绩分四种形式呈现,即“分数附等级”、“等级附分数”、“等级”、“前面两种形式同时运用”。
    2006年,繁昌县将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成为我省首个采取单一的“等级”呈现中考成绩的县。
    近年来,我省中考先后有了理化实验加试、体育加试、“指标生”比例扩大……中考录取靠分数进一步被弱化。
    2011年,安徽省体育中考方案出台,其中的亮点就是总分不低于30分,凸现了践行素质教育,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