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育人的暖心变迁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3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2年09月16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3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助学育人的暖心变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发布日期:2022-09-16 11:57:05

□本报记者  谢婷婷

  今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家住郎溪县涛城镇的事实孤儿小彤(化名)在团宣城市委、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的陪同下,欢欣雀跃地迈进了自己向往已久的校园,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

  这天清晨,志愿者们帮助小彤联系校车,认识班主任和新同学,找到教室和座位等,事无巨细,暖心周到。“虽然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有爸爸妈妈陪同迈出小学生涯的‘第一步’,但我们会尽全力让她的‘第一步’不孤单,让以后的‘每一步’都有温暖相伴”。对着小彤步入校园的背影,该市青基会秘书长龚玲用手机拍下了一张珍贵而温馨的纪念照片。
  近年来,我省各地各级共青团组织不断深化开展助学育人活动,在精准助学、暖心育人的道路上,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小彤(化名)在志愿者的陪伴下,迎来开学第一天

捐赠活动“静悄悄”
 
  9月6日上午,在团金寨县委与爱心企业联合举办的一场“爱心圆梦大学”交流座谈活动的现场,没有席卡,没有隆重的捐赠仪式,也没有安排受资助学生悉数到场,只安排了企业家和机关工作人员分享自己的青春故事,激励大学新生们好好学习、艰苦奋斗。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几名大学新生代表也打开了话匣子,一边闲话家常,一边畅想大学生活和青春梦想,嘴角洋溢着笑容,眼眸中闪烁出光芒……
  团县委兼职副书记、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周玉梅告诉记者,金寨县是全国闻名的将军县,也是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的诞生地,作为希望工程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希望工程实施30年来,已建立希望学校134所,10余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创下了希望工程史上数个“全国第一”。在这座县城,共青团助学育人活动几乎“全年无休”。与过去不同的是,为体现人本理念,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有尊严地受助,团县委、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以及更多的捐方从公益理念及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越来越青睐“静悄悄”地助学育人。
  “每年暑假是我们最忙碌的时段之一,要在短短十几天内对全市所有申请‘圆梦大学’的大学新生进行走访,并做出详实的家访报告,以便助学金的及时发放”。黄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希望工程分会秘书长鲍浩挺介绍,为了把来自社会的每一分爱心捐款花在刀刃上,把社会的爱心精准地传递到最需要的学生手中,协会成立15年来,一直将对助学情况进行监督和反馈作为协会的重点工作之一,不断完善家访流程,更新家访表格,不断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尤其注重强化对未成年人隐私的保护。“今年暑假,我们的志愿者在走访过程中,再次遇到了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但拒绝接受资助的准大学生”。经过再三沟通,团黄山市委和市协会得知这户家庭最大的顾虑是担心泄露学生的隐私。最后,在团干部的引导以及协会志愿者的承诺下,学生和家长才同意受助。
  15年来,该协会共组织志愿者4900人次,行程4.135万千米,累计家访学生1650名。在鲍浩挺的印象中,类似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也对共青团组织、助学机构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助学育人行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家访服务更规范、更专业、更有人情味,协会在创立初期就制订了十分完善的组织体系,要求每名志愿者入会宣誓,签订承诺书,颁发工作流程和家访调查温馨提示,致力于维护希望工程资助的公平公正,最大程度保护受助学生的隐私信息、心理健康及自尊心。
  自2006年开始,“振东助学基金”就成为黄山市希望工程事业的重要资助方之一,却鲜少见诸于荧屏报端。鲍浩挺介绍,其原因正是企业一直强调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维护未成年人自尊为重中之重。“每次发放都只允许团市委工作人员和协会志愿者到场见证,不允许现场拍照宣传,拒绝一切媒体采访。发放仪式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邀请以前接受资助的优秀大学生到场交流成长经验”。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在我省各地各级共青团组织的助学育人活动中,不再邀请受助学生来到发放仪式现场“亮相”,改由各基层团组织或各校代领代发助学金;不再进行受助学生信息上墙公示,改由志愿者入户核实;不再面对面捐赠、安排合影,而是改为线上转账,静悄悄地进行;不再组织媒体铺天盖地地采访报道,而是在内部的捐赠记录上,贴心地为画面里的受助学生打上各种可爱的马赛克图案等。更合规、更有爱、更有温度的助学育人活动,让受助学生更加“体面”地得到帮助。

入户走访资料里,随处可见的马赛克图案

精准帮扶更暖心
 
  自记事起,小彤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一直和有智力障碍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在团宣城市委、市青基会的公益摸排和定向帮扶过程中,小彤走进了龚玲的视线,并针对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关爱帮扶行动。龚玲介绍,多年来,团市委、市青基会每年都会不定期上门走访。除了给小彤带去一些生活物资,还会给予陪伴和情绪疏导,根据家庭实际困难帮助协调解决。在了解到小彤父母失踪多年却无人办理孤儿认定的情况下,他们沟通村委会和民政部门帮其办理了事实孤儿认定;每年“六一”、春节等节点,组织志愿者开展专项走访慰问;疫情防控期间,在了解到一直邻里守望小彤的王爷爷家茶叶滞销,他们联系爱心企业上门收购,为小彤营造良好的邻里互助关系。
  宣城市“栋梁工程”作为该市共青团助学品牌活动已经开展20年,聚焦关注和帮扶青少年,持续落实摸排、走访、审核、发放的流程,让每个资助人和受资助学生都能清楚地知道助学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聚焦应届高考生的同时,“栋梁工程”还把覆盖面扩大到了小学、初中乃至研究生的全学龄群体,针对留守、单亲、服刑人员子女、烈士子女等特殊群体予以重点关注和帮扶。今年上半年,市青基会在走访一名服刑人员子女时,让其从社会关爱中感受到温暖,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年级前列的好成绩。宣州区小雅(化名)的父亲意外受伤、重症入院治疗近一年未见好转。失去家庭顶梁柱的小雅,上半年面临生活和升学的双重压力。在团市委、市青基会的帮扶下,及时为她送去助学金和鼓励。秋季学期,她如愿成为宣城中学高一新生。
  为更好服务项目资助群体,团市委、市青基会还在常态化联系、帮助见习实习、返乡就业等方面为“栋梁学子”提供更多平台和渠道。今年暑假,该市为“栋梁学子”提供了一万多个实践岗位。“今年,我们还从往年‘栋梁学子’中选取了两位返乡就业的代表,通过宣讲引导带动更多学子返回家乡、建设家乡”。看到越来越多的“栋梁学子”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龚玲感慨:“想到我们曾经为他们点燃的一点小火苗,很可能成为他们日后发光发热的启动器,让他们更有信心去克服生活、学习的困难,就愈发坚定了我们付出与坚持的意义。也希望他们能够把这份爱接续下去、不断放大,让社会充满正能量。”

2022年在宣社会实践大学生座谈会

助学育人新路径
 
  2016年,金寨县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希望公益服务中心,建立“上下联动、横向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6年来,该中心牵线搭桥募集到的社会爱心物资及爱心款总价值8300余万元,开展公益捐赠活动452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3964万人。
  近年来,国家实施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作为希望工程的初级阶段,一直实施开展的公益助学和建校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团金寨县委通过深入走访调研,探索新时代希望工程事业的新路径。
  今年暑假,该县1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雏鹰计划”项目训练营活动,实现了“关于走出大山”的梦想。周玉梅介绍,在助学育人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县由前期钱物资助不断向人文关怀拓展,由关心关爱向陪伴成长延伸。围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该中心积极对接、整合各类社会公益机构和力量,针对山区女童开展青春期成长知识及自我防护的安全教育的“花蕊计划”;在金寨职业学校建立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发挥“观、护、帮、教、防”作用。围绕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该中心联系社会各界为金寨县关爱学校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扶;为仙花实验学校孤儿集中就读班学生援建了“快乐电影项目”;连续3年实施“精神工程”,为7077名家庭经济困难留守儿童购买书籍;开展心理咨询师培训,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承接中国青基会“LINE FRIENDS 希望工程快乐童年”项目等。
  “为了更好地支持山区教育发展,该中心开展点单服务模式,从前期爱心人士捐赠什么学校只能接收什么,改为学校需求什么爱心人士就捐赠什么。为让山区孩子走出大山,开阔视野,树立远大理想,该中心联合浙江星创公益基金会开展‘雏鹰计划’项目,实施从小学到高中的助推成长计划。为响应教育‘双减’政策,该中心对接各类公益项目,以点带面赋能乡村素质教育的发展”。该县搭平台、抓特色,让希望工程事业更有广度;拓领域、重内涵,让希望工程事业更有温度;抓创新,重实效,让希望工程事业更有深度。
  团旗下,宣城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黄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希望工程分会、金寨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围绕助学育人开展的一系列探索实践,只是我省各地各级共青团组织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省共青团系统助学育人的悄然变迁,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时品牌化、项目化、常态化、精准化、人性化地助力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暖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金寨县学子参与“雏鹰计划”项目训练营活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