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合肥市南门小学湖畔花园分校:昔日村小华丽转身 百姓喜得优质名校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安云 傅 军 发布日期:2022-09-09 17:46:12 |
编者按 有着近60年办学历史的合肥市十张小学,是该市庐阳区西北部大杨镇辖区十张村的一所村小,五年前,很小的校园面积,办学规模简陋,全校学生两三百人。五年来,这所村小华丽转身,校园面积和办学规模都让人刮目相看,周边百姓喜得优质名校,学生数逐步增长到1400多人。在今年第38个教师节前夕,记者走进这所学校,实地感受当地百姓家门口享受的好学校。 ![]() 航拍校园
□通 讯 员 赵安云
本报记者 傅 军
一所村小的蝶变
2016年7月,由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政府投资1.2亿元的“十张小学”扩建工程在原址开工,并于2017年8月建成完工,同年9月正式启用,并于2019年3月加入合肥市南门小学教育集团。新校园占地面积3公顷多,设计办学规模为36个教学班,总建筑面积3.0467万平方米。新建的校园设施完备,各功能室齐全,一所现代化的校园展现在百姓身边。
该校取名“合肥市南门小学湖畔花园分校”,践行“润泽教育”理念,以“水润童心,花开满园”为办学宗旨,聚焦教师专业成长,打造慧润教师的管理文化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践行“上善若水、厚积薄发”的校训,通过“三园”一体的润泽课程,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多元发展的花样少年。在独具特色的润泽文化、润泽课程、润心管理、润行德育的“润泽教育”文化体系下,集团化办学的助力下,学校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2020年,学校被合肥市教育局授予“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以及“合肥市家教名校”称号;2021年12月,学校荣获合肥市“百姓身边好学校”荣誉称号。这样一所优质学校正在慢慢崛起,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了。
依托名师工作室 打造教师专业团队
近年来,学校在聚焦教师专业成长、打造慧润教师上下足了功夫。
从2017年开始,庐阳区推出了庐阳区第二批名师工作室,该校钱朝阳语文名师工作室、阮仁全数学名师工作室跻身其列,同时成立钱朝阳语文名师、阮仁全数学名师两个工作坊,通过名师示范课、教学专题研讨会、青年教师上研讨课和共同听课、评课引领促青年教师成长。与此同时,借助合肥市李玲玲、喻巧月两个数学名师工作室基地校的优势,通过课例研讨和专家讲座等形式助力数学教师团队建设,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几年来,语文名师工作坊成员朱晓敏代表淮三片参加了庐阳区小语新进编教师课堂教学评比荣获一等奖,教师赵安云、阮陈晨在区语文教学评比中获奖,多位教师的论文获奖并发表。一批年轻老师不断成长。数学名师工作坊成员汤璐璐、王玲俐在区数学教学评比中崭露头角。
2019年,合肥市开展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评选工作,校长张轶群的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是其中唯一以项目立项的名师工作室,工作室围绕促进辅导员专业化成长主题,积极开展少先队系列活动课专题研讨、课后说课、主题中队会设计与编排微讲座或课例培训及研讨、实操指导训练等。在张轶群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教师们成绩显著。张轶群的少先队活动课获得全国优秀案例奖、安徽省少先队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赵安云获得安徽省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一等奖、安徽省少先队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并评为合肥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卫银银获得合肥市少先队辅导员说课大赛一等奖,汤文娟以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庐阳区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一等奖;大队辅导员张明杨的省级少先队课题成为庐阳区唯一一个在2022年省级少先队课题评审中立项的课题。
此外,该校实施的教师发展“三大工程”:“希望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以及与“三大工程”相应的还有新青蓝共同体、科研共同体、互助合作共同体和自主发展共同体“四大共同体”,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师成长发展梯队培养思路。这样的梯度发展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有经验教师乃至名教师铺就了极佳的平台。学校一大批青年教师已经从闯过第一关,逐渐“站稳讲台”,到教研片评比课上发光彩,在这新的土壤和空间里飞速成长。
“三园”课程助力学生多元发展
湖畔之水孕育七色少年。
通过“三园”特色课程,以国家基础性课程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学园”课程;依托社团活动开展拓展性课程,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发展,让学生体验快乐愉悦的学习过程的“乐园”课程;以项目学习为主要形式,凸显自主创新特色的综合性、探究性课程,如STEAM课程、“小小种植园”的种植课程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园”课程。依托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加强养成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成为善良、快乐、阳光、睿智、多元而个性化发展的花样少年。
在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大背景下,该校多措并举,提质增效下足功夫。本着“因校制宜”的原则,结合“三园”课程实施要求,以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为目的,在原先的社团课程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课程服务,更多有趣的课程走进学生的生活,打开一片新天地,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在湖畔之水的润泽下,在“三园”课程的助力下,学生得到更好发展。学校代表队获区戏曲大赛特等奖、少先队礼仪风采展示特等奖、“体育艺术2+1”展演一等奖、课本剧比赛一等奖、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多名学生获得省级航模比赛一、二等奖和戏曲社团、啦啦操社团市级大赛二等奖等。编排的课本剧《金色的鱼钩》,受安徽卫视《七彩路》节目的邀约,参与录制;戏曲社团历经三年磨练,原创节目《越剧联唱》登上安徽电视台《相约花戏楼》栏目。“追梦绿茵场”足球社团荣获合肥市社团展演三等奖;男女足在近五年的庐阳区“区长杯”比赛中,一直保持在前四名,先后向庐阳区区级足球队输送8名优秀人才,向合肥市女足输送2名优秀人才。
![]() 专题研讨
![]() 教研会
![]() 体育课上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