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六安市清水河学校:致力于师生成长 幸福在教研中绽放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光辉 韦玉柏 发布日期:2022-09-09 16:48:23 |
□通 讯 员 赵光辉 本报记者 韦玉柏
六安市清水河学校是金安区城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直属学校,成立于2014年8月,由原六安市第八中学、清水河小学和五里墩小学合并而成。伴随着城乡建设步伐的加快,学校由当初的一个校区发展到现在一校十区,学生数超1.2万人的现代化集团学校。
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指引下,学校以“创造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全新世界”为理念,以“打造皖西教育新名片”为目标,以“不仅对孩子六年、三年、九年负责,更对孩子终生负责”为己任,经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九年一贯、持续发展”“抓课堂教学、促均衡发展”“社团活动、塑造个性”“心理辅导、健康成长”“设备先进、环境宜人”“奖励机制、激励竞争”“书香校园、文化熏陶”“海纳百川、重德启智”八大特色。
三纵三横,建立五级教科研体系
为了促进师生成长,学校实施五级教科研管理体系,校长-各校区负责人-各学科组长-年级学科组长-教师,创建“三纵三横”的纵横结合而成的教科研管理网络。
纵向结构:校长→教科研中心→各学科组→教师,这是以教学工作为纽带的纵向组合。校长→教科研中心→各年级组名师团队→教师,这是以校本培训为纽带的纵向组合。校长→教科研中心→各课题组→教师,这是以课题为纽带的纵向组合。
横向结构:由教科研中心与政教处、教导处、德育处等组成,这是在学校校委会领导下横向结构,由教科研共同体指导团队协助教导处、政教处、德育处工作。由年级组、名师团队等组合而成,具体由年级组长牵头,教科研共同体指导团队负责指导工作。由课题组与教研组、课题组与年级组、课题组与备课组等组成,由课题组长负责牵头,教科研共同体指导团队负责指导与督促。
以“教师共同体”为抓手,建立师生成长机制
在课程改革推进中,强调基于校本的研究,教科研工作重心必须下移,即一个优秀的教研组必须依托于校本研究,在校本研究的协商和共建中,形成教科研共同体,具体服务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专业提升。为了使教科研共同体持续、有序地发展,学校以教科研中心为依托,组建了教科研命运共同体,由一把手亲自分管,对教科研工作进行详细分工,有效避免了开展教科研活动需要层层汇报,导致拖泥带水以至于懒得开展或难以开展教科研活动。
教科研共同体通过优选人员,构建教科研共同体骨干团队,发挥团队的指导作用,通过聘请领衔人,组建共同体实践团队,开展实践研修。共同体研修采用“6+N”的模式,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读书自修为突破口,以“实践、思考、写作”三种方式提升教师教科研层次与水平,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教师课程研修,让教师在课堂上成长,让师德在教研中绽放。
校本研修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几年来,师生屡屡在省、市、区级比赛中获奖,申报的省市级课题共12项被批准立项,实现了全员、全学科教师的参与,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目前申报立项的省级课题《“互联网+”条件下的教科研共同体研修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正有序开展,校本研修落地生根。
以“五育并举”为主目标,实施多元评价策略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对教育教学成效的评价标准必然成为引导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方向的指挥棒。小学部对教育教学的评价分为“教与学”两条线,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必然影响着学生学什么,学得怎么样。教决定着学,学又推动着教,两者既相辅相成,又彼此制约。
评价学生的学,从评价内容上,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采取全学科评价,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从评价途径上,实行非纸笔、纸笔和实践操作、锻炼相结合的考核办法。从评价形式上,采取四级评价模式,即校级评价、校区评价、年级组评价、班级评价。从评价结果呈现上,采取达标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主要依据学生的学科评价;班级管理水平主要参照班级卫生、安全教育以及发生的事故次数;个人教研水平参照公开课、示范课、各种教学竞赛情况;家校共建能力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家长对学校和教师个人的满意度,参照班级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参与率等。
初中部教学评价始终是个难点,学校初中部全面实行综合素质评价,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全面发展状况,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综合素质评价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维度。评价主体由学生、教师、校级管理员和校长组成。学生在“成长记录”中记录个人成长的实证材料,教师学期末与学校管理员一起导入学生学业成绩,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完成实证材料整理、遴选、评价。学生学业成绩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等级方式呈现。学校管理员和校长要逐级审核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并予以公示。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同时,实现全学科评价,建立笔试学科评价标准和非笔试学科评价标准,逐步建立“教——学——评”一体化评价体系。
以“因材施教”为主措施,实施分层作业布置
作业是巩固教学内容,检验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作业内容在依标据本基础上,结合学科自身特点,突出基础性和针对性,将书面作业和实践性作业布置相结合,力求做到“因人而异”“分层设置”。
学校把作业设计纳入教科研重要体系。各学科组通过集体备课、自主研发设计作业,精选精编作业,突出基础性和针对性。各学科组创新作业类型设计,合理布置书面作业,把科学探究类、体育锻炼类、艺术欣赏类、社会与劳动实践类等不同类型作业纳入学生课内外作业,充分体现“五育并举”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探究性学案的内容设计出发点是为了改变传统教学的讲授为主,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体会,帮助教师由“教”转向“导”,促使学生由“听课”转向“探究”。设计的探究性学案课时设计中包含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检测、学习小结、趣味生物等五部分。学习过程为学案使用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主阵地。
以“品格教育”为主内容,实施德育教育微行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在研究实践,依托教师命运共同体、学科组、名师团队、青蓝工程等教研组织,充分发挥师生两大生命主体功能,以学校自身德育教育问题为导向,研究并拟定了十三项“品格教育”实践微行动。
阅读工程——将阅读与教科研紧密结合,阅读导读课的初探与研发已成为清校教研靓丽特色。值周活动——充分研究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跑操——学校体育组自主研发了各校区、各学段特色的跑操活动。志愿者行动——将志愿者行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文明校园创建——研究探索出了总务处负责督导,党总支、党支部、团少队负责评价的机制。光盘行动——探索实行学生自行盛取饭菜的取餐方式。家务劳动——设计适合不同年级的家务劳动内容,家校配合实施。新生入学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国防教育”培养师生自我实践能力和锻炼师生意志品质。假期德育作业——教师共同体和学科组紧密配合自行设计有特色的假期德育作业。一年级新生入学礼活动——着眼“幼小衔接”探索家校共建新途径。六星评选活动——学校建立评价体系,优化评价机制,重视评价过程,实现让评价本身成为一种教育资源和途径。“母爱师心”感恩教育活动——研究设计节日性主题活动方案。党史铸魂行动——让“红色”成为每个清校学子的成长底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以“社团活动”为主方法,研发“校本”课程
学校始终把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建校八年来,从最初的“第二课堂”到社团课程再到目前“双减”政策下的个性化课程,一直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搭建平台。依托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相关专任教师开展社团“课程+”研发,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课程”。目前已经形成知识与能力、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编程与智能、文学与欣赏等五大类社团课程,分校区、年级组开设了200余个社团课程,在解决学生“吃得饱”的基础上,实现了“吃得好”的目标,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
为保证社团活动有序开展,学校成立领导组,健全组织架构。由团委、少先队牵头,成立社团管理中心,统筹管理,分校区、分年级组具体落实,校党总支实施督查考核,做到分层设计、分层管理,专人有专事,专事有专责。
“双减”政策后,学校采取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方式,开设了一些极具有专业性的课程,如轮滑、编程、航模无人机、茶艺等。目前,社团课程学生参与率90%以上,教师参与率100%,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先后获得“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篮球特色学校”,编程、机器人、航模无人机先后有百余人次在省赛和市赛获奖。2022年获批“六安市双减示范校”,3门社团课程入选“六安市课后服务精品项目”。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立体的“人”的过程,离不开校本教研的土壤。教科研不仅仅是一种科学,更是一种育人,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责任。目前,学校形成了全员参与、主动参与、科学参与、责任参与、智慧参与、团队参与、始终参与的教科研精神,促进了教师均衡、整体、和谐、高位、互动式发展,实现了学校富有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的教科研可持续发展理念。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