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铜陵市:从皖南走向全国的“卓越教育”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小波 程榕娟 发布日期:2022-09-09 15:52:05 |
》》》为党育人 铜陵市,一座因改革而兴起的城市,曾以“均衡教育”而享誉全国的城市,以“阳光教育”实现真正教育公平的城市,以“快乐教育”迈进新时代的城市,教育正成为她最闪亮的一张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代又一代铜陵教育人精耕细作,创造“铜陵经验”,铸就“金字招牌”,打造“卓越教育”,唱响时代强音,一步步从皖南走向全国,绘就出人民满意、人人出彩的铜陵教育新画卷。
阳光均衡 从“幕后”转“台前”
早在2006年,为破解“择校热”难题,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治理,铜陵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优化布局调整、均衡教育资源、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创造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铜陵经验”,享誉全国,为全国各地教育改革提供“样板”,也让铜陵教育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
为破解“择班热”难题,铜陵市在教育均衡发展基础上,再次大刀阔斧,进行招生制度改革,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全面推行“阳光分班”改革,通过均衡师资、均衡生源、均衡配置资源、均衡配置学生等,保障每一个学生都有公平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位家长都放心。“阳光分班”再次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被教育部向全国推介。
2021年,该市“阳光分班”首次引入公证员进行现场监督公证,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现场直播,让无法到分班现场的家长们能“零距离”参与到“阳光分班”中来,让“阳光分班”在社会各界的监督下更加公开透明、更加“阳光”。
为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满足广大学生就近入学、上好学的需求,2014年起,铜陵市通过“名校+”,快速、分步推进中心城区优质学校与新城区学校联合办学。目前,该市已建成涵盖枞阳县、铜官区、义安区3个县区和51所学校的21个联合办学体;涉及基础教育全学段,覆盖学生超过3万人。
在2014年,铜陵市率先在全省实现所辖县(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行政区划调整后,枞阳县又提前一年于2016年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
职教改革 从“配角”变“主角”
2019年,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铜陵市顺势而为,在全省率先吹响职业教育改革号角。当年3月12日,安徽省首个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社会多元办学职教集团——安徽大江教育集团在铜陵市挂牌成立,成为铜陵市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的又一重大举措。
如何推进职业教育深化改革,让职业教育不再只是教育发展“配角”,铜陵市推进探索多元办学,通过市场化手段,将1所中职学校、1所实践基地实质性注入安徽大江教育集团,完成了职教集团登记工作,注册资金为6000万元,同时预留10%的股份向社会资本开放,逐渐完成实现职业教育规模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之路,职业教育已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角”。
据了解,为积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推进校企双元育人。市政府一方面出台《铜陵市大国工匠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打造“铜陵大国工匠基地”品牌。另一方面又以《铜陵市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为抓手,调动职业院校发展积极性。并与当地二百余家企业开展现代产业学院、企业学徒制、“订单班”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深度合作,并与市经开区管委会签订新兴产业人才委托培养协议,深化产教融合。
不仅如此,该市还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市教育、编办、人社、财政等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教育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积极支持职业院校根据需要引进人才,探索建设“双师型”人才资源库。目前,该市8所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近1300名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40人;双师型教师826人。另有高技能人才组成的兼职教师162人。
队伍建设 夯实教育发展根基
十年来,铜陵市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为积极打造一支具有铜陵特色的卓越教师队伍,着力实施“四名”培育工程,夯实教育发展根基。
2018年,铜陵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名学校”“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四名”培育工程,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培育300位名教师、200位名班主任、50位名校长、30所名学校。同时,为加快青年教师培养,该市又在2019年实施“铜都青年英才教师”培育工程,并为长期坚守在乡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颁发“孺子牛奖”。每年投入近700万元用于对教师和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为发挥“四名”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班主任、校长专业发展,2019年,铜陵市通过成立首届“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作室,打造名师的摇篮、教研的基地、交流的平台和辐射的中心,通过实行“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梯度推进培养模式,真正把“四名”培育工程打造为促进教师成长的“硬核”。2022年,该市将建设“三名”工作室90个,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全学段,真正做到“点亮一处、照亮一片”。
为全面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出台《铜陵市教师跨县区交流实施意见》,积极化解师资区域不均和学科结构失衡等突出问题,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2021年,参加交流教师数占符合条件交流总数比例为18.29%,超过省教育厅规定比例8.29个百分点。
此外,该市还通过高中领军校长培养工程,打造校长培养系统“升级版”。遴选全市高中学校校长,采取“名校跟岗”和“自主研修”相结合方式,到北京、上海等地名校,以挂任跟岗学校副校长或校长助理等形式“脱产”学习。今年8月份在该市新一轮学校领导干部调整中,首批15名学成归来的学员已成为该市省示范高中、市示范高中“主帅”“名角”。
综合改革 孕育铜陵卓越教育
翻看铜陵教育发展史,改革的基因深入骨髓,从学前教育一直贯彻到义务教育,直至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每一项教育民生工程的实施都是一次探索与改革。
2021年,教育部决定在12个省市区建立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进一步探索深化综合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铜陵教育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成为安徽省唯一入选的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面对新任务,铜陵该如何高质量建设好实验区?如何搭建好实验区的“四梁八柱”?
几经商榷和论证,铜陵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铜陵市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给出了答案。作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铜陵市将以项目化管理为模式,实施党建品牌领航工程、立德树人强基工程等“九大工程”,建立市、县(区)综合改革协同落实机制,全力推进实验区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落地见效。
据了解,早在2014年,铜陵市铜官区就在全省率先吹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号角,以校长职级制改革为龙头,以“区管校聘”改革为保障,取消学校行政级别,捅破校长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教师也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到2023年,市辖区学校将全部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
在“双减”政策落地后,作为安徽省唯一的“国字号”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铜陵,坚持把推进“双减”行稳致远作为实验区建设的“头号工程”,多措并举、多元创新、多点发力,形成了“双减”下“铜陵模式”。
为有效解决城市周边和农村地区学校课后服务力量不足问题,该市率先通过搭建“七彩桥”中小学课后服务志愿平台,发布“招募令”,招募各路“大咖”,指导学生开展科普、文体、艺术、劳动、实践等非学科类课后服务活动。为有效解决学生假期“看护难”等问题,该市又率先实施中小学生假期“陪伴计划”,极大满足了广大家长的假期需求。
主动探索、优化调整、破解难题、改革突围……铜陵市将以“九大工程”为抓手,努力答好建设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答卷”,办好有质量、有温度、有未来的铜陵卓越教育。
铜官区中小学生男子篮球联赛上,选手们奋力一投
铜都学子乐享校园生活
》》》局长寄语
铜陵市教育和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谷 越——
“铜有强师”再亮优质改革实验区“新名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陵教育人秉承“古朴厚重、熔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铜都精神,破解“择校热”“择班热”等诸多教育难题,全面推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实施幼儿“快乐户外2小时”、中小学生“快乐3点半”,率先吹响职教改革号角,高质量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打造铜陵“卓越教育”,大力实施“铜有强师”行动计划,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铜陵教育“金字招牌”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四五”,我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将以建好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抓手,立足铜陵实际、对标长三角、放眼全国,聚焦教育难点、堵点和痛点,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基础服务完善、办学理念先进的优质综合改革实验区“新名片”,奋力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铜陵答卷。
□本版稿件由通讯员徐小波、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