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大学生返乡书写青春志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丁亚东 尹程锦 查宇彤 朱晶晶 发布日期:2022-08-26 10:54:54 |
【编者按】 有这样一群“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的青年学子,他们顶着炎炎烈日出现在田间地头与群众进行交流,用通俗的话语传播防溺水注意事项;用专业知识为基层政府服务;用朴实的文字记录动人的实践故事。一点一滴汇聚成青春之歌,篆刻最美的青春回忆。在这个暑假,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属于自己难忘的的青春记忆。 不惧“烤验”建家乡
“欢迎各位学子在家乡这片乡村振兴的沃土上展现风采、有所作为,留下最美的青春回忆”。7月1日上午,大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聘任仪式和“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拉开了太湖县大学生暑期返家乡实践的序幕。
团太湖县委副书记尹程锦告诉记者,自今年5月开始,团太湖县委精心筹备该项活动以来,利用“返家乡”系统向全县各单位共招募了88个岗位,共计报名人数285人,已录用128人。近两个月以来,128名大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推进疫情防控、预防溺水宣传等志愿服务,以参与基层农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充分感受家乡变化。
上海政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查宇彤是这次大石乡“返家乡”实践的一员。学校开设的基层治理、中国社会政治分析等课程让她对乡村振兴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她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投入实践,在乡村振兴中体会家乡的发展,见证时代发展的印记。
下乡调研、开展志愿服务、进行党史宣讲……兼职团委副书记的工作让查宇彤更加了解乡村情况。在实践期间,她撰写了多篇实践故事,将家乡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讲述给更多的人,吸引他们共同参与建设和见证乡村振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返家乡实践是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会将感悟写到思想汇报上,向党组织汇报我的成长”。
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暖心陪伴
安庆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李宗韫作为天华镇兼职团委副书记加入到了此次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李宗韫参与了下乡调研、党史宣讲、关爱留守儿童、看望准大学生、慰问脱贫户等各种活动。“给我触动最大的还是为关爱留守儿童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一次次的交流,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远方、对未来的向往和他们身上积极的精气神。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个长久性、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点点星火,即可燎原”。她希望自己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把握更多的机会,为关爱留守儿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防溺水巡查中
村居是党和国家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也最贴近人民群众。皖江工学院学生陈祥云在大石乡西湖村社会实践期间主要负责宣传工作。顶着烈日,在村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挨家挨户进行入户宣传,暑期防溺水和养老诈骗是她近期工作的重点。
“只有亲身体会过,才知道基层工作者的不易”。工作20天以来,陈祥云深刻体会到工作应该一丝不苟。收集和更新村里青少年的信息,确认他们是否返乡,确保防溺水工作一人不落。在进行养老诈骗宣传时,耐心与爷爷奶奶们沟通拉近距离,将防骗知识说懂说透。
汪小婷同样在西湖村进行返家乡社会实践,作为共青团员,正逢建团百年,她决心响应团的号召做些有意义的事。通过“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报名,来到西湖村度过一个难忘的暑假。
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产业振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她对瓜田的情况和产业发展进行了考察学习。站在瓜架下,她说:“我自以为非常了解家乡,但是时代发展迅速,乡村振兴战略也持续发力,家乡变得越来越好了。”
就读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的汪颖报名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大石乡卫生院开展实践。在卫生院,汪颖主要负责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及相关疫情防控工作。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很闷热,汗水很快将衣服打湿,有时甚至忙到顾不上喝水。汪颖表示这份工作比想象中要辛苦,“工作一天下来,衣服都能拧出水。我真正体会到了一线医护人员的艰辛,向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返乡助力疫情防控
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生陈欣瑜参加了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开阔视野、放飞梦想,她带领合肥师范学院10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太湖县老城实验小学建设了太湖县第一所行知学堂。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在为期15天的行知学堂实践活动中,她深刻地体会到了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才能真正有收获、有体会、有提高。联系社区部门,招募小学员,登记小学员的信息,关注每一位“小先生”和小学员的安全保障和身体状况,开设的课程内容,行知学堂的宣传报道,每一项工作她都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和安排。
青春是时代最亮丽的风景,亦是最令人心动的力量。陈欣瑜说:“‘爱满天下,知行合一’是我们合肥师范学院的校训,行知学堂不只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更是将行知文化融入到学校育人平台。我想让家乡的小朋友们体验到不一样的课堂,像陶行知先生一样,将大爱精神、行知思想洒进乡村,洒进留守儿童的心里。”
大学生志愿者的多彩暑假
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和激发广大青年志愿者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在这个夏天,他们在志愿服务中绽放青春,奋进新征程。
沉下心去学习 提起劲来实践
铲“牛皮癣”、捡垃圾、摆放共享单车……在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五河路社区,青年志愿者马欢欢跟随社区工作者参与到“爱国卫生运动”志愿服务中,沿路清理墙面的破旧小广告,捡拾路边、草地里的包装袋、烟头、废纸、塑料瓶等垃圾,并将停车点的共享单车摆放整齐。
没过几天,马欢欢又报名参加了双岗街道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活动,在双岗街道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协助进行信息登记、秩序维护等工作。“请排好队,戴好口罩,出示安康码,保持两米间距”。面对越来越多的检测居民,马欢欢一遍又一遍地向居民讲解核酸检测前的注意事项,有条不紊地维护现场秩序,遇到不会使用手机的老年人,她会耐心地帮助操作,解答他们的疑问。她的加入提高了核酸检测效率,减轻了检测点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马欢欢是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家住双岗街道五河新村小区,在看到社区发布的志愿者招募信息后,她第一时间报了名。“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又是党员,我既要沉下心去学习,也要提起劲来实践。在志愿服务中历练自我、服务社会。这个暑假,有幸尽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作贡献,我觉得很有意义。”马欢欢说。
多元成长课堂 放飞青春梦想
“我们想利用暑假,发挥咱们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帮助社区儿童以及防疫一线工作者子女度过一个充实、快乐的假期。”安徽三联学院“点亮童心,与爱同行”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雷振说。
为了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围绕青少年思想引领、科技创新及文化传承等内容,双岗街道小桥湾社区联合该志愿服务团队打造了暑期“多元成长课堂”实践活动,为社区周边儿童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成长学习课堂,也让安徽三联学院青年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中发光发热。
“每次手工课,我们会提前将相关手工材料分类备好。像这次使用超轻粘土制作海洋世界,需要准备七种颜色的粘土、固定卡纸、托盘、剪刀等,也会把成品图片投影在大屏幕上,每位老师会指导两名小朋友来共同完成作品。”团队志愿者施悦说。在孩子们最喜爱的手工课上,志愿者们每次都带来不同的制作材料,给大家带来十足的惊喜。有时是使用超轻粘土制作五颜六色的海洋生物,展现美丽的海底世界;有时是使用各色卡纸制作纸飞机;有时是用彩笔DIY专属的小帆布包……除此之外,每周还有几节不同主题的科普实验课,由专业志愿者领头做实验,以确保科学性和安全性。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空气炮制作的小实验,是为了让孩子们认识空气瞬间压缩产生的冲击有多大威力。刚好社区也有配套的实验室,利用这几台现有的器具,可以直接打出空气炮。”安徽三联学院机器工程专业学生孙星宇介绍说。课程还包括视觉暂留、发动机制作、魔法史莱姆等其他主题的科普实验,为孩子们打开了魔法世界的大门。
除了手工课、科普课,阅读与写作课、音乐课、舞蹈课等也同样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这些课程都是结合辖区儿童的实际需求,由社区与该志愿服务团队精心设计。据了解,该团队在今年全国45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中脱颖而出,入选了2022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共有8名成员,均是从各学院遴选出的优秀志愿者,不仅具备专业实力,更具有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
“未来,我们团队还将持续开展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以青春之名,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雷振说。
青年志愿者将路边共享单车摆放整齐
青年志愿者们教小朋友做手工
后记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暑期返乡大学生们以参与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充分感受家乡变化,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新时代下,青年弄潮儿投身实践,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推动家乡建设,既是时代担当,也是青年心之所向。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丁亚东,通讯员尹程锦、查宇彤、朱晶晶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