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学院:以青春之名守护“非遗”传承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汇青年之力为乡村医疗蓄能
07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2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2年08月12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24期  下一期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汇青年之力为乡村医疗蓄能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孙文 徐徐 发布日期:2022-08-12 10:28:59

  为鼓励学生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关注乡村医疗健康事业发展,7月24日至27日,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学生处副处长朱诵贵、指导教师肖华君及调研实践团成员共10人赴岳西县、金寨县,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重温红色记忆 担当时代重任
  7月24日、26日,调研实践团分别来到了岳西县大别山烈士陵园、王步文故居、“初心使命馆”及六安市红军广场、梅山水库。在大别山烈士陵园通过参观烈士纪念碑、英雄群雕、百步台阶、烈士墓群等纪念设施和建筑物,学习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党员师生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感。在王步文故居,了解王步文生平事迹和光辉历程后,全体成员对他的深明大义、坚强不屈肃然起敬,表示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在红军广场,调研实践团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塔和红军纪念堂,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后来到梅山水库,这座大坝雄伟壮观、气势磅礴,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同县域“红色”革命传统紧密相连,形成独特的旅游文化。红色基因需代代延续下去,沿着前辈们的足迹继续前进。
深入一线调研 立志建功基层
  7月25日至27日,调研实践团在岳西县卫健委、县中医院、主簿镇卫生院及金寨县卫健委、白塔畈镇中心卫生院进行调研访谈,先后开展三场座谈会,就当下医疗卫生现状、乡镇居民治病观念、基层医疗人才缺乏和流失、医学生就业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交流。为实现“分级诊疗”,落实“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真正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鼓励更多医学生找准定位、深入基层,勇担重任。
  在金寨县卫健委、白塔畈镇中心卫生院,调研实践团先后开展两场座谈会,县卫健委负责人向调研实践团介绍当地基本医疗现况,对学院相关教育问题提出中肯建议,表明希望与学院达成更多合作。卫生院负责人表明目前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两大阻力是“人才”和“能力”。就人才缺乏与流失、乡村医生老龄化等方面展开交流,希望有更多“人才”愿意投身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
  四天的实践活动中,调研实践团成员们不畏炎热,认真工作,在一线走访调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情况,并在当地群众中开展了线下调查问卷和现场采访,力争掌握第一手调研数据。
  通过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温红色记忆,学习革命精神。“作为当代学医的新青年,我们更需要去继承与弘扬共产党员身上的优秀品质与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前行,书写党的新篇章。”调研实践团成员李俊说,“作为当代医学生,我们更应该将这种革命精神贯彻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去,投身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开展问卷调查

□本版稿件由孙文、本报记者徐徐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