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浇灌梦想的花朵
02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2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2年08月12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2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用青春浇灌梦想的花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张媛媛 王俊 发布日期:2022-08-12 10:26:46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张媛媛  王  俊

  “如果不是受到疫情影响,生态园里的人气比现在还旺。”马鞍山市花山区濮塘镇秀山生态园里,总经理王德康亲自驾驶观光车载着游客穿梭在萌宠乐园及大片的果园与荷塘之间。正逢暑期,1000多亩的秀山生态园一期,荷花盛开、莲蓬丰收,加上成片的葡萄、梨子、水蜜桃等水果挂满枝丫,前来游玩、观景、体验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在马鞍山市,像王德康一样,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挥洒智慧与汗水的青年越来越多。有人创业、有人实践、有人服务,无论哪种身份、哪种奉献,他们都生动诠释了:扎根乡村凭的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长久的坚持与付出,用青春浇灌的梦想,终将花开遍野……

返乡创业振兴忙
 
  2017年回乡之初,王德康看到的并非眼前的景象。仅200亩的闲散土地上,种着品种单一的水果,由于品质不高,卖不上好价钱,种植户们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怀着对家乡、对农业的情怀,王德康和团队接过了这块当时不被看好的“烫手山芋”。依旧是从种水果、卖水果做起,“但我们要跟以往做得不一样”。曾经在外创业的经验,此时派上了大用场。王德康用长远的眼光对生态园进行整体规划,用市场的思维决定种什么、怎么卖,用乡村旅游的加持带动产业的深度融合。2019年3月,焕然一新的秀山生态园试营业。王德康一边线上线下销售高品质水果,一边探索承接青少年研学游,很快就实现了人气和口碑的双丰收。
  2020年以来,疫情的反复给乡村旅游和农产品销售造成了影响,但是王德康没有闲着,他不断平整土地,开启项目二期、三期的建设升级,带动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或在生态园就业或加入合作社。“一直相信农村产业大有可为,但是需要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王德康说。
  “别人一看肤色,就知道我们是做农业的。”再次见到马鞍山天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俊,记者发现他的皮肤又晒黑了不少。2017年,大学毕业的汪俊带着所学的专业知识回到当涂县,专注于推广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经营方式。2019年底,他牵头组建了当涂县健康食用油协会和产业化联合体,创建了“当涂菜籽油”地理证明商标,建立了稳定可靠的油菜籽原料生产销售基地。团队开发的7D菜籽油、高油酸菜籽油畅销江浙沪。2020年1月,当涂县青年创业者联盟成立,汪俊担任会长,带领一批创业青年抱团发展,在乡村追逐梦想,创造价值。
  日前,团马鞍山市委组织召开新兴领域青年座谈会。马鞍山快乐青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芷伟,花山区晋小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晋涛、花山区果香家庭农场主尹马龙等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应邀参加座谈。“快乐青年小菜”的诞生记,接手父辈种植业的压力与挑战,如何让葡萄越种越甜蜜……三人不仅分享了扎根乡村的创业故事,还讲述了各自发展的瓶颈与需求。
  现场从事新媒体运营、文化传媒、网络创作、艺术教育等领域的青年齐聚一堂,倾听身边新型职业农民的榜样故事,结合领域专长为振兴乡村建言献策。马鞍山青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片人余心怡在拍摄纪录片《与城市共生长》的过程中,对马鞍山市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希望未来可以借助优质作品的输出,记录这座城市在青年的努力下越变越好。
  团马鞍山市委青少年发展和权益维护部部长王俊介绍,今年以来,团市委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出台深化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方案,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组织引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全面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振兴,打造出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具有共青团特色的工作项目和服务品牌。

团马鞍山市委开展乡村振兴实践行活动
团当涂县委开展乡村振兴走访活动

5000“小蜜蜂”诗城传播大爱
 
  顶着烈日,走街串巷,用童言童语宣讲文明创建;拥抱田野,观察家乡发展变化,在研学中助力乡村振兴;自制冰饮,自备防暑物资,送给高温下坚守岗位的劳动者;穿上各类制服,模拟各类情景,沉浸式体验职场不易;组织义卖,奉献爱心,将温暖送给需要的人……在马鞍山市区,有5000名热衷公益的“小蜜蜂”常态化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成为诗城温暖有爱的风景线。
  这群可爱又有爱的“小蜜蜂”来自马鞍山市蜜蜂伙伴少年义工团。据该团团长徐磊介绍,蜜蜂伙伴少年义工团成立于2019年,是由马鞍山市广播电视台发起的青少年儿童公益实践活动品牌,去年11月成立了120支蜜蜂伙伴志愿服务小分队。自去年2月开展第一场活动“蜜蜂大扫除”至今,共开展各类活动600多场,共计1.5万人次参与,收到团员提交的心得体会上万篇。“就环保主题的活动来说,起初我们担心孩子们不愿意捡垃圾,结果发现他们十分踊跃,一些家长反馈孩子们日常连公园里的落叶也捡得干干净净。”徐磊告诉记者,蜜蜂伙伴活动包括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两大类。
  “2021年5月,我光荣地加入了蜜蜂伙伴少年义工团。”8岁的杨韵涵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参加的活动是“端午粽香”端午节主题活动。她和小伙伴们拎着和家长一起包好的粽子去养老院看望爷爷奶奶。之后,她还参加了暖冬行动、爱心义卖、盲人捐赠、关爱弱势群体、植树节等活动。如今,她每个周末都会和蜜蜂伙伴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
  眼下,徐磊遭遇了“幸福的烦恼”——活动根本“停不下来”,即使遇上雨雪天,每到周三、周四,总会有很多家长咨询周末开展什么活动。活动一公布,常常几秒钟名额就被“抢”空了。每场活动背后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涉及报名、场地、流程、安全保障等方面,但义工团核心团队只有四人。为此,徐磊和团队只能协调轮转,尽量保证每个孩子每月至少参加一次活动。“很多家长因为带着孩子参加活动,对义工团的理念和价值观有了认同,纷纷自愿加入志愿服务队担任队长或副队长”。看到蜜蜂伙伴的成长与认可,徐磊觉得一切辛苦付出都值得。
  在团马鞍山市委组宣部部长张媛媛看来,蜜蜂伙伴少年义工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通过“小手拉大手”凝聚、带动了更多社会层面的青年志愿者力量。接下来,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将继续拓宽领域、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狠抓项目,构建完善的青年志愿服务体系。

团雨山区委开展“‘蜜蜂伙伴’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
马鞍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做热爱的事业才是最美的青春
 
  “我在《论党的青年工作》这本书预售的时候就下单了,因为它与我的社会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当拿到书以后,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带给我的指导和帮助很大”。今年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徐磊返乡成了当涂县大陇镇的兼职团干。日前,团马鞍山市委发出读书会《邀请函》,徐磊和二十余名团员青年齐聚当涂县护城河悦书房,参与“‘青’听读书声”线下主题读书宣讲活动。在读书会主讲人周朋的带领下,大家共读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青年工作》,在书香中打开了青春的话匣子。
  在徐磊看来,习近平总书记《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讲话是他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从关爱留守儿童到帮助车站老人;从传播红色文化到科普法治知识;从突击除雪到抗击疫情……他沉淀并扎根在基层,用生动实践书写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意义。
  2021年,武汉理工大学二年级学生芮丽蓉回到家乡当涂县,也成了一名大学生兼职团干部。“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一直是她青春道路上的指引。在基层实践过程中,她利用专业特长探索出一条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循环造血的道路,搭建了“电子商务+教育实践+文创品牌”多动脉发展的乡村公益文创与儿童美育一体化平台,她说:“做自己热爱的事业才是最美的青春。”
  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这篇文章,让当涂县创业青年徐文杰感慨颇深。回乡创业五年来,他从事水产养殖到电子商务再到智慧渔业,一边摸索一边创新,收获了很多鲜花和掌声,坚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当代团干部提出了四点意见,其中有一点提到‘要把握广大青年的脉搏’”。2019年,严蓝霆作为一名选调生来到当涂县;2021年9月,通过遴选考录到团县委成为一名专职团干。一年来,他亲身参与了“情暖童心”“陪星星的孩子过生日”、疫情防控、扫雪除冰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大学生团员到乡镇青年之家报到、开展暑期政务实习等特色活动。这些活动让他感受到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体会到了“把握广大青年的脉搏”这句话以及发挥好共青团桥梁纽带作用的深刻意义。每次活动,他都参与其中,以真情实感践行“只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
  在扎根基层中书写热爱、在创新实践中勇敢追梦、在青年中当好桥梁纽带……青春作伴,这群团员青年做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在诗城书写着最美的青春。

读书会主讲人周朋带领大家共读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青年工作》
团员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分享学习体会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