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战线上的“轻骑兵” 同读 同写 同乐
07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2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2年08月1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23期  下一期
同读 同写 同乐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兴国 发布日期:2022-08-10 10:55:59

 ——作文教学小议

□肥东县龙塘学校  杨兴国
  曾经有幸听了李镇西老师的一堂作文观摩课,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也就是那一堂课,改变了我以后的作文教学态度。其中有两个情节给了我特别深刻的印象。其一:李老师的作文课有一个环节是佳作欣赏,即教师在学生的作品中选择一些有欣赏价值的来读评,本以为他会范读几篇文质兼美的作文就会了事,谁知道他却打破常规,他所展示的作品几乎覆盖到全班的每个学生,尽管有的作文他只读了一个片段,甚至是一个句子。其二:在欣赏完学生的作品后,李老师又让学生来点评自己的一篇“下水作文”,学生的反应颇为热烈,或赞许、或批判,见仁见智、无拘无束。那是一节很有意义的作文课,贯穿始终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民主和尊重,以及学生对自我的肯定和个性的张扬,课后李老师在总结发言时说:“每个学生的作文里都有那么一两处闪光点,咱们要把它找出来,别浇灭学生的写作热情。”
  之前,我常常抱怨学生的作文如何的假、如何的大、如何的空,我也常常填鸭式宣讲作文的写作之道,其结果自然是收效甚微,学生的作文还是一如既往地空泛、平庸,因为他们在我的抱怨声中已经对作文由向往转向畏惧,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的,我已经浇灭了他们的写作热情。受那堂课的启示,我顿悟:原来不是学生写不好作文,而是我在不经意间抹杀了学生们的写作兴趣。
  听完那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想我首先应该重新给我的角色定位,从空洞的说教变为阅读和写作的参与者,要降低自己的姿态,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感悟、一起做读书笔记。针对学生写作出现的言之无物的问题,我以课内阅读这个“点”延伸到课外,不失时机地推荐文艺作品、名家散文,甚至对报纸杂志上的时文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为了激起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我即兴背了两段《红楼梦》里刻画王熙凤和贾宝玉的文字,借此暗示读书并做读书摘录的重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
  接着是写,受李镇西老师的启发,我每周布置学生写一篇随笔,并特别强调了随笔的概念,要求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写,题材及体裁都不加限制,但有一个前提,要求是有感而发,有真情实感。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写作热情,我开始写“下水作文”,因为我知道空谈写作之道对学生是没有说服力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写作文,不仅可以带动学生投入到写作中来,还可以用自己的作文作为范例,通过比较鉴别的方式给学生以启发:作文该以什么思想、该以什么思维、该以什么思路。当然,每次我都不会把我的作文当作典范,而是以游戏的方式,把自己的作品与学生的作品放在一起,然后在范读时,我故意先不道破作者是谁,之后我会让学生来猜哪篇是老师的作品,这样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我与学生都乐此不疲。
  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有勇气去转变角色,要降低自己的姿态,从“教”学生写作文的传道者变为阅读和写作的躬行者,和学生一起阅读、和学生一起写作、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