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用信仰种下梦想的格桑花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慧 发布日期:2022-08-03 10:42:38 |
——我省“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纪实 7月15日,我省新一任教育专项工作组组长来到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筹备新学期的援藏工作。八月中旬,新一批“组团式”教育工作者将踏上新学期的支教之路。 多年来,一批批教育援藏工作者秉承援藏信仰,接续奋斗,有志而来,有为而归,让优质教育资源在西藏落地生根。
引进来
初到西藏,援藏教师张明全发现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完全没有教研制度。作为教研室主任,他带领当地教师分析教材和考纲、研究教法,将我省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制度融入到当地的教学活动中。很快,受援学校的汉语文教研组连续四年高考成绩取得了西藏自治区第四名、稳居山南市各高中学校第一名。
近年来,合肥168中学、马鞍山第七中学、芜湖师范附属小学等三所学校与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一小学合作共建;巢湖市第二中学与山南市直四所中学组建跨省的校际“五校联盟命运共同体”,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含山县选派三所优质学校对口支援错那县三所学校,选派“三名工作室”(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对接错那县三个教育工作室,引进内地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
此外,合肥市等16市教育部门及学校每年组织赴西藏山南开展调研慰问,开展教学教研共建,协力帮扶西藏山南教育发展。
2017年10月10日,蚌埠商贸学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师、国家二级美容师陈楠为山南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上了一堂公开课,近100名教师聆听。
蚌埠商贸学校与山南职业学校共建“工艺美术专业”,设立示范性实训基地,开展教师跟岗学习。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委托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管理“物流管理专业”,并建立安徽教学点,接收交换生来校学习,实行互认学分。亳州学院为西藏培养52名师范类理科实验员,弥补相关方面人才短缺。依托安徽职业院校每年面向西藏地区粮食系统,承接中高级粮食储备、检验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已累计培训160多人;面向拉萨二职校、山南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物流管理、就业创业等培训80多人。
针对山南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技术人才稀缺、设备不足的短板,“十三五”期间,安徽省教育厅捐赠30台电脑和价值55.5万元的300套双语点读笔,帮助开展双语和信息技术教育。为支持山南市城域网及市级数字中心机房建设,推进三所数字化校园试点项目建设,我省选派八名电教专家送培进藏,培训市、县两级电教员四十多人,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
潜山市梅城中心小学少先队辅导员金慧琳把黄梅戏带进了西藏学生的兴趣课堂 □傅 军/摄
在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的操场上,学生们正在做特色课间操 □傅 军/摄
沉下去
“临别之际,学生们挤到围栏边,不停地朝我们挥着手,用汉语和藏语,祝福我们一路平安、身体健康。一同来送教的阮晋豹老师说,他都不敢回头,就怕那一刹那没忍住情绪而热泪涌流。我和同行的老师们说,此行的意义不仅仅是送教送物资,关键是让坚守在边境的老师和孩子们知道——即便远隔万里,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周末,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去中学送培,一路去麻麻乡小学座谈调研和曲卓木小学送教。行色匆匆,日程满满。”
这是援藏教师张和的日记,记录着送教下乡的点滴。
近年来,我省援藏教师组建了6人送教下乡小分队,定期赴海拔4200米以上的错那、措美、浪卡子、洛扎等四个边境高寒县,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走遍每一所学校,仅“十三五”期间受益师生达1000余人。
援藏期间,张和申请把办公桌搬到学校去,搬进课堂里。三年间,翻高山,趟河谷,行程近二十万千米,重登三尺讲台送培二十多次,观摩课堂五百多节,撰写文章一百多篇,主持国家、自治区两个课题研究,用自我行动引领错那县教育管理干部、教科研和骨干教师队伍优化发展的同时,引进区域外名师网络“送课”进山南、进错那。
每逢周末,援藏教师自发组建义务辅导队,开设“学习加油站”,无偿地为学生答疑解惑、补差补缺。“十三五”期间,先后有60多名教师为2300多人次藏族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细心辅导,雪域高原虽然寒意逼人,但校园“加油站”里却始终温暖如春。
援藏教师们将“激情”沉淀为“坚持”,带着感情沉下去,沉在课堂、沉在质量、沉在满怀的支教使命感。
走出去
“在短短几天的行程中,我们边走边看、边学边记,马鞍山市各所学校向我们展示了教育教学管理、校园课堂文化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先进理念,让我们受益匪浅。如果我们能引进内地优质教育资源,对今后的西藏发展必定有很大的帮助。我坚信,在安徽援藏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下,我们边境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皖参加交流、学习的索朗曲宗说。
在“十三五”期间,我省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协调落实援藏支教教师相关政策待遇,2019年为全部援藏教师配备弥散式制氧机,保障教师身心健康。先后接收4批75名山南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管理人员来皖开展为期1年的跟岗、挂职、培训。
为满足山南市人民群众上优质学校的需要,由我省财政出资,于2016年和2017年先后开办高中、初中代培班,每年各招收40名山南市初中和小学毕业生来皖就读,“十三五”期间累计招生280名,且70%是农牧民子女,在国家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增加32%的招生规模。
在2016年招收62名西藏生源的规模上逐年增加,到2019年,迅速扩大到年招收西藏生源830多人,其中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院校面向西藏招收786人,加速满足西藏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2016年至2020年,省级财政安排2869.5万元经费,做好西藏班学生学习、生活和医疗保障。2016年9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孙春兰调研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民族教育,对该校西藏班办学情况给予充分肯定。该校西藏班初中生全部进入内地各示范高中学习,高中生100%升入全国高等院校继续深造。2019年9月,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顾晓惠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宿松县九成学校物理教师杨刘奇(左二)带藏族学生做物理实验 □傅 军/摄
提上来
援藏为什么?援藏干什么?援藏留什么?这是我省“组团式”援藏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通过狠抓内涵、夯实教研、锻炼队伍,通过接对子、带徒弟、送教下乡、空中课堂、“高考加油站”、学生成绩建档立卡、每周周考分析等形式强化学校内涵式发展,山南二高2020年高考重本达线率提升3.06个百分点。2021年高考达本率52.76%,比来时提升28.08个百分比,创近三年达本率新高;重本达线率15.39%,创近八年新高;文理科全市第一名;总上线率98.93%。2022年高考达本率62.%;重本达线率比去年提升升10个百分点,总上线率99.6%,全校只有3人没有考上大学,创建校以来最好成绩。
黄梅戏是徽文化的代表。援藏教师金慧琳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在来到受援学校后,把黄梅戏带到雪域高原,并把它翻译成藏语版,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黄梅戏社团的开展,让学生们更多地去了解传统文化,更加促进皖藏心连心、中华一家亲。”金慧琳说。此外,锅庄舞社团把巢湖民歌与西藏锅庄舞典型动作融合,形成特色课间操。
从“组团式”结对帮扶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口支援,我省援藏队绘就出一幅学有所教、人人出彩的动人画卷。
教育援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连绵群山不再遮蔽学生的视野,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帮助孩子改变自身命运,是一批批教育援藏工作者内心的深切愿望。
灵璧师范学校美术高级讲师叶继红(左),作为援藏教师中年龄最长者,53岁的她手把手教学生书法和绘画
□傅 军/摄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黄慧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