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改革基因”孕育铜都优质教育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徐小波 发布日期:2022-07-27 10:43:09 |
编前语 早在本世纪初,铜陵市就曾因破解“择校热”难题,创造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铜陵经验”,并在全国推广。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面推行“阳光分班”改革,有效破解“择班”难题,也被教育部向全国推介。2019年率先提出幼儿园“快乐户外2小时”项目方案,全面促进幼儿身、心、美、智协调发展;近年来,又承接全省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率先在全省试行“快乐3点半”课后服务……翻看铜陵教育发展史,改革的基因深入骨髓,从学前教育一直贯彻到义务教育,直至高中教育,每一项教育民生工程的实施都是一次探索与改革。 在此基础上,2021年,教育部决定在12个省市区建立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进一步探索深化综合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铜陵市再次入选,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的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2022年6月1日,铜陵市杨家山幼儿园表演龙灯庆“六一”
面对新的教育改革任务,铜陵市以高质量建设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契机,立足铜陵实际、对标长三角,以优质公平为目标,以改革破解瓶颈,以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打造地方特色鲜明、基础服务完善、办学理念先进的优质改革实验区“新名片”,继续擦亮铜陵教育“金字招牌”。
八年改革 “学校人”变“系统人”
“校长职级制改革和基础教育布局优化是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需要,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更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要通过校长职级制改革,让校长实现专业化发展;通过推进基础教育布局优化,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铜陵市校长职级制改革暨基础教育布局优化调整推进会上,市政府就校长职级制改革和基础教育布局优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早在2014年,铜陵市铜官区就在全省率先吹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号角,以校长职级制改革为龙头,以“区管校聘”改革为保障,取消学校行政级别,捅破校长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教师也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铜陵市先后出台《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铜陵市关于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对教师队伍管理改革做了制度设计。
今年,该市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义安区全区20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正职校(园)长职级制改革已全部完成;枞阳县、郊区陆续出台实施方案,平稳有序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到2023年,市辖区学校将全部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
示范引领 积极构建教育“新生态”
前段时间,抖音官方号上一条展现铜陵市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视频,浏览量近700万、留言1.1万条,该市北斗实验幼儿园“火爆朋友圈”,成为网友们最羡慕、最想去的地方。
为把快乐童年还给孩子,该市幼儿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保证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时间,每天下午2:50到3:50,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绽放童真。该市积极探索创建市级户外自主游戏示范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户外自主游戏常态化,推进“快乐户外2小时”项目开展,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青少年学生未来成长奠基。
“家校社共同体有别于先前的家长委员会、家校共同体,更加强调‘开门办学’理念,通过深化学校、家庭、社区部门以及社会团体之间的互动联动,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积极作用,打造家校社文化共同体、育人共同体、成长共同体”。今年5月19日,以铜陵市人民小学为代表的家校社共同体委员会在铜陵市传育立行教育基地正式揭牌成立,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五育并举”的育人格局。共有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44名家长委员组成首届家校社共同体委员会。无独有偶,铜陵市第三中学通过成立“培根学院”,常态化邀请“有道”家长、社会“名流”到校“做客”,挖掘、调动家庭教育的潜能和作用,成为该校家校合作育人的教育新生态。
据悉,建立家校社共同体,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正是铜陵市推进实验区建设、实施“立德树人强基工程”、构建“三位一体”“五育并举”育人格局、建立常态化家庭教育指导机制的具体实践。
铜陵市2021年秋季新生入学“阳光分班”引入公证员制度
建设元年 “九大工程”扩大覆盖面
2021年是实验区建设元年,铜陵市对标对表“九大工程”,聚焦改革难点,在“五育并举”、优质公平、办学活力、“双减”等方面,勇于“探新路”,平稳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在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总投资达5亿元、占地约150亩、建筑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配备全新现代化教学设施的铜陵中学新校区,将在2022年9月迎来首届高一新生。到2024年,该校将完成整体搬迁,办学规模将达到3000人。届时,原址办学资源移交给当地政府,为补齐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以及区级青少年宫等教育资源短板奠定基础。
“将省级示范高中铜陵中学高标准移址新建,是我市高质量建设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实施‘优质资源扩面工程’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市完善东部城区城市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增进人民福祉的民生实事、暖心工程。”铜陵市教育和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谷越表示。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优化布局中,铜陵市以提升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出发点,以市域内优质公办学校为龙头,强弱组合,做好“联合办学”文章,通过“名校+”,快速、分步推进中心城区优质学校与新城区学校联合办学。目前,该市已建成涵盖枞阳县、铜官区、义安区3个县(区)和51所学校的21个联合办学体,涉及基础教育全学段,覆盖学生超过3万人,基本满足了老百姓“名校就在家门口、名师就在我身边”的教育愿景。
此外,为让有限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按照综合改革“任务表”,一年多来,铜陵市共启动23所幼儿园新建、改扩建任务,已有8所陆续开园,新增幼教学位522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66%,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5.76%,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进一步提升;整合优化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点)57个,农村学校布点散、规模小、资源浪费大等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瞄准问题 求新做实“双减”大文章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推进“双减”行稳致远成为高质量建设实验区的首要任务,铜陵市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做出新的尝试
攀岩、真人CS、无土栽培、沙画、比特实验室、创客……这是“双减”后第一个寒假,铜陵市综合实践基地为参加假期托管服务的学生们“量身打造”的实践课程大餐。为解决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铜陵市发挥全国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营地作用,在全省率先实施中小学生寒假综合实践托管服务活动。来自该市二中、五中、十五中西湖校区、郊区老洲中学四所学校300名学生成为首批参加首期“周托式”假期托管服务的学员;在一周的托管服务时间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据悉,在“双减”政策落地后,为有效解决城市周边和农村地区学校课后服务力量不足问题,该市通过搭建“七彩桥”中小学课后服务志愿平台,发布“招募令”,招募各路“大咖”,指导学生开展科普、文体、艺术、劳动、实践等非学科类课后服务活动。通过完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探索课后服务和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融合路径,打造灵活化德育课堂、常态化体美劳育课堂、高效化基础托管课堂和多样化实践课堂,通过“内培外引,引培结合”方式提升课后服务整体水平,丰富课后服务供给。
为做好“双减”背景下教师关心关爱工作,促进校内提质减负,2022年,该市在义安区和其他县(区)四所学校试点探索“弹性上下班制”,以上下班时间的“弹”,促进教师负担的“减”,实现课堂效益的“增”。
“挂图作战” 项目化建设改革试验区
然而,早已跻身我省教育改革探索者和排头兵的铜陵教育,又该如何高质量建设好实验区?在2021年12月13日出台的《铜陵市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
作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铜陵市以项目化管理为模式,实施党建品牌领航工程、立德树人强基工程、优质资源扩面工程、教育评价改革工程、师资队伍提升工程、课堂教学提质工程、智慧教育推进工程、激发办学活力工程、教育生态优化工程等“九大工程”,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挂图作战”。市长亲自挂帅,分管副市长靠前指挥,市直部门和县(区)政府“一把手”集体坐镇,建立市、县(区)综合改革协同落实机制,全力推进实验区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落地见效。
据悉,在实验区建设过程中,铜陵市把全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作为关键之举。通过实施“教育评价改革工程”,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清单,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改革用人评价等方面明确核心标准和量化指标,探索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统领各项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推进。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徐小波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