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青农人”合奏“振兴曲”
04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1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2年07月14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1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当涂县:“青农人”合奏“振兴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严蓝霆 发布日期:2022-07-14 18:08:53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严蓝霆
  “创业不必去远方,家乡一样铸辉煌”。在“90后”姚其飞的心里,一直有个创业的梦想,这个梦想不一定要多“辉煌”,但必须和自己的家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返乡创业七年,“90后”江菲菲从播种到收获,深刻体会到了农业种植的辛酸与甜蜜,是初心与情怀带领她脚踏泥土,一路前行。当涂县黄池镇家家户户都会腌小菜,如何将这道传统美味送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快乐青年”芷伟不断摸索,终于将“小菜苔”做成了“大产业”。做农业没有捷径,“新农人”汪俊深知唯有创新才会有更好的出路,如何做好推广农业科技的文章,成了他创业道路上十分重要的课题。徐文杰聚焦电子商务,为家乡水产品销售在“云端”插上了“翅膀”。网红主播张强最关心的是如何利用视频和直播流量将本土优质农产品推介出去,并不断付诸实践……在当涂县,就有这样一群有志青年,扎根乡村沃野,用汗水和智慧点亮振兴的道路。

创业不必去远方
  炎炎夏日,水生蔬菜——菱角迎来了第一次采摘。收获,无疑是每一个新农人最期待的光景,姚其飞也难掩喜悦。
  2014年,姚其飞退役返乡,回到当涂县大陇镇麻村村,利用家乡的地理环境优势,创立了马鞍山市初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217亩水域上种植菱角。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他还专程前往江苏省泰州市菱角种植基地“取经”,学习菱角选种、密植、除草、采摘等技术。2018年,在“省示范家庭农场经营主体建设项目”的加持下,他对农场的菱角种植进行了升级,套养黑鱼、甲鱼,并建设了休闲观光通道。如今,这个集观光、旅游、采摘、垂钓、休闲等为一体的新型生态农业种养循环园,每年生产菱角等农产品约130吨,采摘、观光、垂钓接纳人数约1500人,解决当地32人就业,通过“阳光助残”帮扶20余户残障家庭。
  “生态农业需要初心和情怀,更离不开扎扎实实的实践”。江菲菲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大学毕业后一直怀揣着返乡创业的梦想。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一直受畜禽粪便污染、秸秆污染以及滥用化肥造成土壤破坏等问题的困扰。为了改变现状,她开始寻求一条既能带动农民增收,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路子。
  2015年,江菲菲回到家乡——当涂县姑孰镇关马村,创办当涂县青绿蓝农场,创新以“大棚蔬果种植+生态黑猪养殖”种养结合模式为核心,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纽带,以生产生态健康农产品为目标,走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2017年,她开始在当地做推广,把好技术、好模式、好经验手把手教给乡邻,截至目前,已带动四十多人就业创业。
  姚其飞、江菲菲只是当涂县返乡创业青年的缩影,他们将先进的思想、专业的知识、优秀的经验、丰富的资源等带回家乡,在家门口创业追梦的同时,带领乡邻共同实现就业致富,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强大的活力。

农村产业大有可为
  黄池镇的春夏,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田园景象。2015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芷伟回到家乡,在当涂县石桥镇创办企业,从事农特产品派送。其间,他细心地观察商机,开始专注打造“青年人自己的小菜”。从最初的单一菜品到目前十余个系列的小菜,从原先狭小的传统作坊到如今偌大的“传统+机械”标准化生产车间,从原先线下本地销售为主到现在重点依托电子商务和线上代理销售,芷伟将自己的小菜送到了千家万户的餐桌,为无数青年送去了快乐。
  “这是新建成的油菜薹深加工基地,占地4亩多,今年油菜薹加工量为13万公斤,销售收入预计250万元”。芷伟说的新加工基地,是马鞍山快乐青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申请到的“互联网+农业电商”项目之一。展望未来,他充满信心:“公司将进一步扩大规模,不断开发高品质油菜薹系列新产品,创建‘快乐青年’品牌店,提高地方品牌知名度,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大学期间,汪俊主修植物保护专业,掌握了植物病理、普通昆虫、微生物、农业生态、土壤栽培、信息科学等专业知识,特别是在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等方面有了一些独特见解。2017年,他回到家乡,结合所学知识及农业发展现状,创办了马鞍山天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推广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在广袤的田野上开启了生动的实践与探索之路。
  “乡村振兴,不能好高骛远,需要脚踏实地。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我会一步一个脚印,扎根乡土,奉献青春!”返乡五年,汪俊带领团队紧紧围绕当涂县优质粮油高质量发展目标,牵头组建了县健康食用油协会和产业化联合体,创建“当涂菜籽油”地理证明商标,建立了稳定可靠的油菜籽原料生产基地,实行统一品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单收单储单加工的产加销经营模式。团队开发的7D菜籽油、高油酸菜籽油畅销江浙沪,不仅有效提升了县域油菜特色产业发展水平,还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他不仅带领乡邻实现了致富梦,还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帮助农民破解了许多技术难题。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是解决“三农”事业发展问题的前提。芷伟、汪俊作为返乡创业的“田秀才”“土专家”代表,不仅摸索出农产品加工由浅到深、资源要素从进城到返乡的道路,还有效助推了乡村产业体系的健全、质量效益的提升、内生动力的增强,生动地诠释了农村产业大有可为。

为乡村振兴插上“云翅膀”
  行走在湖阳镇的蟹塘边,随处可见一只只生命力旺盛的大闸蟹在清澈的池塘中游弋。“好的农产品不仅是养殖、种植出来的,更是卖出来、营销出来的”。徐文杰是湖阳镇均庆村“90后”大学生。2017年,徐文杰放弃大城市的高薪职位,辞职回到家乡湖阳镇创业,成为当涂县均庆河蟹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第二任理事长,随后成立安徽一对活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以水产品养殖、农产品开发为基础,集传统营销、电子商务、自营连锁门店、物流配送、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经济实体,采用“电商企业+线下门店+养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新型企业运营模式。
  回乡创业前,徐文杰在某电商平台负责运营管理,返乡创业第一年就在各大网购平台开设旗舰店,线上销售当涂县本土农产品。凭借对电商运营的研判,线上销售额很快就有起色,当涂螃蟹开始走俏“云端”。在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当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从事电商销售,均庆村2019年成为首批安徽省农村电商示范村,湖阳镇2020年被评为安徽省农村电商示范镇。“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在人,而青年力量更是关键所在,必要担负起乡村产业革新的大任”。徐文杰靠着一腔热血和不懈坚持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新路径。
  “直播行业的兴起,标志着一个新营销时代的到来”。成立不到三年,“当涂老油条”这支方言短视频团队已经在当涂县乃至马鞍山市周边圈粉无数。2019年年底,张强返乡创立了该短视频团队,聚焦客户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制爆单的视频和直播,是一个快速成长的视觉营销团队。
  马鞍山徽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当涂老油条”团队的业务延伸,公司着眼于抖音直播带货,以达人号为契机,与当涂县各乡镇搭建服务“三农”的桥梁,把本土好的农产品推广出去。目前,已注册“禾下书生”品牌,全力做好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去年9月,团队在江心乡开展直播助农活动,为当地滞销的太空莲子做推广直播,共销售300多单,累积观看人数5000多人,销售额达3万多元。去年10月,团队代表马鞍山市去合肥市参加安徽省商务厅举办的电商直播大赛,单场销售额4万多元,并获得了优秀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乡村振兴必然要置于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中考量。徐文杰、张强正是清晰地看到了:互联网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这条“网路”不仅能够帮助本土的优质农产品在“云端”脱颖而出,还拓宽了农民的致富渠道,真正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农民的生活也有了奔头。
  近年来,当涂县返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群“青农人”甘当创新者,为乡村建设贡献智慧和能量;甘当示范者,为产业兴旺摸索发展新模式;甘当奋斗者,为带领共同富裕挥洒着汗水。他们还在团当涂县委的指导下成立了“当涂县青年创业者联盟”,抱团取暖、共同发展,为该县乡村振兴事业引来源头活水。

姚其飞(右一)采摘菱角
江菲菲农场里采摘蔬菜
芷伟正采购一批腌菜坛子用于扩大生产
汪俊(右)观察记录水稻生长情况
徐文杰展示当涂螃蟹
张强(右一)和团队开展直播助农活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