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董功平:山区教育的守望者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慧 发布日期:2022-07-13 11:27:50 |
人物简介:董功平,1990年开始任教,历任佛子岭中学教导主任、佛子岭中心学校教务主任、副校长、大化坪中心学校校长,2020年8月起担任大化坪镇中心学校校长。2014年被省教育厅授予“优秀德育课教师”和“省优秀教师”称号,2021年被省教育厅授予“教书育人楷模”。 董功平:山区教育的守望者
从教三十余年来,当初和董功平一起分配教书的几名大学生,有的改行,有的被调到县城,只有他依然在山区的乡镇学校坚守着。他说:“城里不缺教师,我更舍不得离开我的学生。我的梦想就是让山区孩子接受完整的教育。”
教育是一种情怀
“敬爱的董老师,如果不是有幸遇到您这样一位班主任,如果没有您的精心培育,我可能早就辍学打工去了。在我心目中,您永远是我最亲最敬的人”。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不久,董功平就收到刚毕业学生王勇的一封信。
母亲去世,常年见不到父亲的王勇和妹妹一起跟着姥姥生活。面对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压力,王勇决定外出打工抚养妹妹。“作为哥哥,你应该成为妹妹的榜样,而不是把希望寄托于妹妹身上。外出务工并不是你最好的选择”。董功平一边劝说王勇,一边尽其所能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关爱有加。最终,王勇顺利考上大学。
“我也是山区长大的,我深知读书才是这些孩子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是扭转家庭状况最正确的选择”。董功平告诉记者,每名学生都是一个希望,而世界上没有两朵一样的花,因此,教育需要因材施教。
每当接手新的班级时,董功平总是深入调查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情况,为班上每名学生都建立了小档案,父母姓名、家庭住址、经济状况、兴趣爱好等一应俱全。每当班上有学生过生日,总能收到董老师的贺卡,品尝到他亲手做的荷包蛋。
如今,在董功平的影响下,不少年轻教师也开始为学生建立电子档案。
2020年8月,董功平特意把自己的宿舍安到学生宿舍区,与学生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每天与学生一起上早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董功平说。
教育更是一种责任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我们就要对得起我们的责任,误人子弟会害人一辈子”。董功平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中勤勤恳恳,为师生树立了榜样。
新形势下的教育赋予了教师更高的要求,不思进取将会被淘汰,董功平深深感悟到这一点。他积极探索,勤于实践,做好新课改的模范带头人,观看各种教学观摩课和报告会,融身到各种竞赛活动中去,不断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2013年,董功平参加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举办的“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报告会”培训,成绩优秀。《试谈对学生化学创新意识的培养》获六安市教学论文二等奖,课件《同分异构体》获市级三等奖,《高中化学学习之我见》《新课程下的思考》等论文获市级三等奖。他本人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业务竞赛中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
2010年,被霍山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2年、2009年两次被县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被省教育厅授予2021年“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2001、2005、2006、2007、2010、2013等年度考核获得优秀等次。
教育是山区的希望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化,山区教育的确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教学点教师的老龄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困乏等困难仍旧存在”。董功平坦言,在线课堂对于教学点音美英教师的缺乏是个补充,但是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效果还是有差别的。因此,很多家庭倾全家之力将孩子送到县城上学,这无疑也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
为此,董功平一方面制订了“送教下乡”模式,选派业务能力棒、责任心强的青年骨干教师送教到校,满足校点开足开齐课程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积极联系校友,先后成立了奖励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学生的霍山县新元商贸公司“陈晓晖奖学金”和苏州达尔美亮化工程有限公司“潘声德奖学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虽然是山区学校,但坚守教学质量仍旧是硬道理,育人仍旧要坚持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在董功平的带领下,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六安市第四届文明校园、全县2022年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六安市优秀团支部等荣誉称号;2022年,霍山县乒乓球比赛,该校荣获三项团体奖,这在山区学校是少有的。
从教三十余年来,董功平有很多次机会能到城区任教,但他依旧坚守在这里。他说:“山区的孩子更需要接受教育,山区更需要教师。”如今,学校生源出现了逆向回流,转出的学生少了,要求回来的学生多了。
![]() 董功平(后排中)随堂听课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