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不负青春 战“疫”有我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慧 发布日期:2022-07-08 11:04:42 |
6月26日泗县发现本土新增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以来,各行各业青年冲锋一线,用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全与人民群众的健康。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看看那些忙碌在一线的身影,聆听他们的抗疫心悟。 只要家里有需要 我随时可以过来
张 浩 泗县个体户 方舱志愿者
“我是泗县人,目前在扬州,身体素质好,能吃苦,只要家里有需要,我随时可以过来。”
“我刚护理专业毕业,有护士证,泗县还缺人吗?我也可以做核酸。”
“方舱那边还招志愿者吗?我是学医的,可以帮我联系一下吗?”
……
张浩是方舱的志愿者,在他的抖音账号下收到很多网友的私信,通过该渠道他又带来了六名志愿者。
“全省各个地方都来了支援队,所有人都在为泗县加油,相信很快就能好起来。”张浩说。
我随时都可以工作
冯德奎 泗县红十字救援队队员 方舱志愿者
“我现在有点忙,在铺塑料布,有时间我再联系您”。7月5日23时,冯德奎回复记者的语音中,还夹杂着风雨声。
“视频里叫德奎的人,他自己家里的仓库都进满了水,一仓库的货都泡在水里,但他舍小家为大家”。7月6日清晨,队长张斌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冯德奎连夜给方舱铺塑料布的视频。
“雨下得太大了,不能让里面的医护人员受影响。自己家的仓库和门面全都进水了,但我不能回去,这都是小事”。第二天10时,终于得空的冯德奎告诉记者,方舱比较高,塑料布有些滑,只能爬行,队友们很默契。
当记者问什么时间可以休息,他说:“我随时都可以工作,所以就闲余时间眯一会。”
他说这是他用攒下的零花钱买的
赵思如 泗县中医院第五团支部书记
一线核酸采集
“7月2日,我被派到大路口大季庄做核酸采样,社区志愿者爷爷顶着大太阳骑三轮车把我们送到采样点,全程陪着我们,直到采样结束再把我们送回去”。
“7月3日,在百合花园入户采样,敲开门的时候,一位阿姨送上冻好的冰块为我们降温”。
“7月5日,在大洋乡采集核酸,一个七岁的小男孩费了很大力气搬了一箱绿茶放到采样点,他说这是他用攒下的零花钱买的”。
从7月2日开始到一线采集核酸样本以来,赵思如记录下了点滴“小事”。她告诉记者,再多的艰辛都值得。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自己也成为了那个“逆行者”
李苗苗 泗县人民医院内科医生 一线采集核酸
在特殊时期,医疗资源短缺。为了节省口罩和手套,李苗苗在工作期间不敢喝一口水。站在三十七八摄氏度的户外,全身发烫,四肢发麻没有知觉。完成整个小区几百人的核酸检测后,她才休息。
从6月27日疫情暴发,李苗苗就一直留在医院。7月2日接到医院分派采集核酸任务后,一直坚守在一线。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爬一层楼梯就需要缓几分钟才能喘过来气。但是想着身上担负的职责,坚持并不是一件难事。”李苗苗说,“切身体会了什么叫‘哪有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自己也成为了那个‘逆行者’。”
九岁孩子独自在家,夫妻二人均为志愿者
张义波 泗县丁湖中学教师 小区物资保障组组长
“上午离家晚上回,声音未改肤已黑,夫妻相见不相识,笑问黑蛋你找谁”。每天早上5时到岗,凌晨回家,张义波的妻女为他改编了这首诗。
在得知泗县有阳性感染者后,张义波夫妻当即报名志愿服务。张义波为物资保障组组长,其爱人负责协助核酸检测。“孩子只有九岁,一个人在家,但她很懂事,知道我们这是在保卫家园”。张义波的微信头像就是女儿的照片。
“7月1日那天,天很热,三名医护人员晕倒在岗位上,别的医护人员迅速赶上,有种前仆后继的感觉。”张义波说,“我们齐心协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胸口难受,但是心里踏实
郭凤仙 泗县开发区中心学校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校区楼栋长
作为楼栋长,郭凤仙不仅要统计所有住户的信息,还要协助医务人员入户进行核酸采集。
“忙完脱下防护服时才发现,衣服全都湿透了,头晕恶心,在小区门口坐了很长的时间。喝了志愿者给我的藿香正气水才慢慢缓过来”。郭凤仙告诉记者,虽然胸口难受,但是能为防疫贡献一份力量,心里是踏实的。
用坚持让居民安心、社区放心
刘莉彬 大学生志愿者 协助小区物资发放
7月3日半夜12时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刘莉彬从睡梦中惊醒。“小刘,我是小区疫情防控第五组组长,这里急需防疫物资,现在可以领取吗?”“好的,马上到!”这种情景每天都会出现在刘莉彬的工作中。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接到值班电话,他第一时间赶到小区物资储备仓库,迅速打包、搬运并实时动态统计,将所需物资清点发放到位。
“只要是接到通知,不管什么时候必须到位。保证所有来领物资的,及时把防护物资发放到需要的人手里。”刘莉彬说。
他向记者回忆道,天气炎热的一个下午,一名医护人员中暑晕倒,帮她脱掉防护服后发现,她的手被汗水和消毒水浸得皱皱巴巴。小区居民都说,“让大白休息,我们不急!”小区保安用三轮车把她拉到门口等待救护车,等待的过程中,大家用风扇帮她降温。过了一会儿,她逐渐恢复了意识,她没顾得上自己休息,反而急着回去帮助其他同事完成剩下的工作。在刘莉彬看来,他的付出和“大白”们相比微不足道。
“我们的城市只是暂时生病了,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我们谁也不能置身事外。党有号召,团有响应。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和所有志愿者一起,用坚持让居民安心、社区放心。”刘莉彬说。
24小时在暴雨下值守
卢书雅 大学生志愿者 卡点看守、协助核酸采样
“这些天下暴雨,而村里的卡点看守必须24小时都有人在,我们就在大雨中撑着伞,24小时轮班值守”。卢书雅告诉记者,村里大多是老年人,他们大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安康码,只能帮老人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登记身份证。对于独居老人,统一安排配送米、面和菜等。
“很多人在我们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付出着,作为青年,应该义不容辞地冲锋在前。”卢书雅说。
泗县水滴志愿队队员周紫怡在大路口镇网周村小周庄做核酸检测
泗县体育馆内,青年志愿者正在进行摆样工作
沈阳大学学生郑云松在泗县长沟镇长沟村为居民做核酸
泗县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教师韩胜梅在玉兰公馆小区带领医务人员给红码家庭做核酸
后记
“正在核酸检测”“正在抢险”“正在运送物资”……为了不打扰抗疫一线青年的工作,记者事先通过微信联系对方,收到太多诸如此类的消息。待到再次取得联系时,往往已经夜深。
“这都不算么(方言,这都不算啥)”“这不是我一个人在做,而是一个团队”“我做的事都很简单,还有比我更辛苦的人”……当得知记者想报道时,他们普遍表示自己的付出不算什么。
抗疫一线的青年们诠释着责任和担当,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微光成炬,暗夜终有破晓时。愿你们去时无畏,归来无恙。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黄慧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