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送给大家四个“一” 离别时,松潘学子感恩母校 蚌埠九中:班主任当得怎么样,学生说了算 图片 溯本求源 探寻历史的源头 汉藏学子一家亲
02版:校园广角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4期(中学版)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02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4期(中学版)  下一期
汉藏学子一家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李鹏 发布日期:2011-02-21 17:08:46

(上接第1版)道,不要害怕,我们大家一起帮助你渡过难关。”
微笑,你是最美格桑花
  小小年纪便离开父母、离开家乡,从雪域高原到一个遥远陌生的城市去上初中,实在是让人放心不下。
为了让藏族孩子健康成长,35中成立了“藏班管理部”,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时时有人在,事事有人管。西藏班老师都是全天候的,他们基本没有多少属于私人的时间。
  “藏族娃娃是西藏的明天和希望,我们努力工作,是要让孩子们的家长放心,把他们培育成才。”西藏班班主任陶红艳说。她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当她难得回家一次时,伸手要抱一抱自己的宝贝,孩子却死活不要,这对一个母亲来说,该是多么的难过。然而,西藏班的老师们无怨无悔,全身心地培育着来自雪域高原的“格桑花”。
  学校还实行“代理家长”制度,学校建立了汉藏友好班、友好团支部,经常开展“一帮一”、“团结互助”、“献爱心”等活动。
  开运动会时,汉族学生主动为藏族学生借钉鞋、送食品;炎热的夏季,及时给藏族学生送防暑降温的白糖与毛巾;每逢元旦、春节、藏历新年,汉藏同学互相拜年问候、赠送纪念品、献哈达、演出节目。逢年过节,师生、汉藏学生联欢,吃“古都”、跳“锅庄”,献哈达。学生藏玛拥巴说,我们生活在这里感觉像家一样温暖。
展翅,飞翔在蔚蓝天空
  “今天语文老师安排我们朗诵诗。当时,我很害怕。因为平时我不敢大声读,读书也没有一点儿感情。我想先好好准备,没想到第一个就是我。我很害怕,那时我想起离我已经很远的爷爷。我仿佛听到他在对我说:‘孩子,大声地读吧。爷爷很想知道你的勇气。’我立刻就大声地读,还带点感情。读完后,老师表扬了我,我很高兴,我会更加努力。
  平措的字越来越好看了。如果爷爷在天堂看到平措这么漂亮的字,肯定也会很高兴的。
  今天早上,我很痛苦。因为昨晚梦里我遇见了敬爱的爷爷。那是我从西藏到内地的时候,他亲自送我到火车站。火车快要开的时候,他抱着我说:‘孩子,注意身体。要好好地学习,无论走到哪里,将来一定要回到家乡,建设美丽的雪域高原。’
  爷爷会在天堂祝福你、保佑你。”
  这是西藏部初二(4)班学生平措的日记和班主任老师的点评。在35中,每一名藏族学生都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努力学习、不断成长。
  “藏族学生们走下高原求学,独自一人远走他乡,都是为了学业有成,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奋斗在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上。”35中教师顾平文说,“所有这一切,对于藏族孩子来说,是父母之恩、兄弟之情,是一种激励、一种教育。他们感受到了汉藏一家亲的深情,懂得了自己正幸福地生活在一个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