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打造山区职教发展的“岳西样本”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储俊 韦玉柏 丁亚东 发布日期:2022-07-06 11:08:05 |
40年来,岳西县坚持职业教育发展“三步走”战略:苦干创业、调向布局,实干创新、资源整合,巧干创造、集约优化,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大势、立足县情实际、找准自身定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之路。岳西县教育局着力践行“一改两为”,立足县情实际,不断壮大职业教育,赋能创新发展,努力实现职业教育新突破,不断丰富内涵,打造“名优土特产”,形成山区职教发展的“岳西样本”。 □通 讯 员 储 俊
本报记者 韦玉柏 丁亚东
“岳西样本”之一:苦干创业 调向布局——零的突破
布局调整。岳西县人民政府抢抓机遇、立足县情、统筹谋划,县教育局主动作为、改革创新、布局落子,持续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趟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中的职教之路。该县职教起步发轫于1983年,来榜中学(1968年创办)、菖蒲中学(1972年创办)分别更名为来榜林业职业中学、菖蒲农业职业中学,开始兴办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上,前者侧重于林业,后者侧重于农业。当时,从岳西县委、县政府到县教育局,观念先行、改革坚定、克难攻坚。1987年,这两所职业学校分别更名为来榜高级职业中学、菖蒲高级职业中学;五河中学(1971年创办)、岳西县第二中学(1978年创办)分别更名为五河高级职业中学、岳西县高级职业中学。
定位多元。该县加强职业中学专业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积极服务并不断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四所职业中学根据各自特点设置不同的专业,农村职中以农林经济为主,来榜、菖蒲、五河三所高级职中分别侧重林业、农业、多种经济;而城区的岳西县高级职业中学,在专业设置上则面向县内企业,主动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培养新的职业技术技能,增强办学竞争力,提高学校吸引力。不到五年时间,全县将四所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加入职业教育办学行列。
与此同时,该县普通高中仅保留了三所:岳西中学、汤池中学、店前中学,形成普高与职高并峙、布局相对合理的办学格局,职教甚至超过半壁江山。如果当时高中教育不做改革而仍沿袭一区一高中老路,不仅职业教育得不到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岳西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安庆大别山科技学校
“岳西样本”之二:实干创新 资源整合——抱团发展
整合微调。该县教育局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深入研究谋划,提出走“以质量为本”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从“大”向“强”迈进。为培养符合县域经济发展要求、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适当整合职业中学。2003年,五河高级职业中学与菖蒲高级职业中学合并,岳西县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应运而生。
集团化发展。岳西县由于财政力量不强、教育资源不足,职教分散性、“摊大饼”式的扩张,不仅耗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无助于提升自身的品牌和质量,在学生及其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领域的认同度偏低,严重制约着职教健康发展。2006年3月开始筹建岳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07年9月,将岳西县高级职业中学、岳西县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来榜高级职业中学三校合并,岳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诞生。从此,该县职业教育由分散办学变为集中办学,校园由乡村全部迁进县城,凝聚职教力量,集萃核心资源,走上城乡职教一体化、集团化发展之路。2008年,岳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顺利通过省级评估,成为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合格县职教中心。2011年9月,整体搬迁至天堂西路北侧新校区,地处县城交通要道,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办学条件优越,办学实力得到全面提升。
提升品位。2015年6月,岳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升格为普通中专学校,更名为安庆大别山科技学校。2016年2月,县委、县政府再次整合职教资源,将岳西县技工学校并入,安庆大别山科技学校成为县内唯一一所中专学校(职业学校),形成一个学校、两块牌子,一体两翼发展。2017年,成为安徽省职业院校中职组(农林牧渔类)技能大赛赛点,已承担蔬菜嫁接、农机维修、艺术插花、手工制扁平绿茶、手工制卷曲绿茶、手工制红茶、手工制青茶等项赛事。奋进新征程,打造新品牌。安庆大别山科技学校不断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专业建设为抓手,推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岳西职业教育掀开了新的一页。
该县已形成人才培养新理念:政府教育部门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发展;家长重视职业教育就可以发家致富、前景光明;学生就读职校同样也可以成才、实现人生理想。学生在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之后,具有一技之长的职教学子就会成长为能工巧匠;具有经营能力的毕业生能自主创业,培养出来的都是留得住、用得上、用得起的本地人才,成为服务县域经济、乡村振兴进程中紧缺而实用的人才,扭转了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只想进城、不愿回乡的困局,发挥着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作用。
岳西职业教育发展无论是学校布局优化、基础能力建设,还是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甚至是办学规模、社会影响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体系日趋完善,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丰硕的办学成果使职业中专的师生甩掉了“低人一等”的思想包袱,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普遍提高了,学校知名度、美誉度提升了,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更得到了老百姓、企业和社会一致认可。
举办文艺晚会
“岳西样本”之三:巧干创造 集约优化——质的飞跃
职业教育发展凝聚着智慧与谋略,不仅需要苦干创业、实干创新,还需要敢干改革、巧干创造。历经40年的艰辛努力,岳西县职业教育发展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成绩斐然、成果辉煌。
优化资源。安庆大别山科技学校现已建设多媒体教学教室56间,各专业均有配套的实训室及必需的实训设备,建有数控、车床、电焊、汽修模拟、电气装配、电工维修、计算机、会计模拟、茶叶制作、中餐摆台、中式做床等实训室50间,实训设施设备超过5000万元。且将实训基地拓展到校外,27个延伸到县经开区及县内规模企业,形成产教研一体化基地。优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选用、培训、团队化培养等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国家与省市级“国培计划”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企业跟岗培训、外出交流学习228人次,选用29名青年教师(其中硕士研究生18人),87人成长为“双师型”教师,高级讲师63人,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50人。优化培养路径通道,架起中高职立交桥,下接县内初中,上接职业院校,分别与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高职院校联办“3+2”专科班,成为安庆职教集团等五个职教集团理事单位。
发展特色。该校始终坚持特色专业建设,坚持省级示范专业与地方特色专业建设相结合,根据地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呈现“三大特色”,如地方专业特色,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茶叶生产与加工、景区服务与管理、汽车制造与维修、汽车美容与装潢、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网站建设与管理、现代农艺技术、社会文化艺术等多个专业。省级示范专业特色,茶叶生产与加工、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社会文化艺术等三个专业。
服务地方。岳西县始终坚持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优化劳动力结构,不断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公平。与当地产业发展、与当地企业需要紧密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企业等领域深度融合,持续增强地方经济发展活力。2018年4月,该校被省教育厅遴选为全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近三年来,该校举办职业技能与扶贫脱贫培训9501人次,为全县24个乡镇开展建设规划专业培训,为全县各行业提供技能等级鉴定近7000人次,为117户帮扶户制订产业发展方案,为岳西脱贫摘帽、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6月,岳西职业教育改革成效获省政府嘉奖,表彰为“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校企合作推进力度大、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市县”(全省仅2市3县获此殊荣)。
改革创新。该校切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质量兴校”办学方针,抓机遇、强管理、提内涵,推动“三全育人”,实施“五育并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学提质、实训出效、活动出彩“三位一体”目标,深化教育教学系列改革,转变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现代学徒制。通过企业冠名办班、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不断深化校企融合;与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无人机驾驶技术培训,共同筹建“大别山无人机学校(筹)”;对接长三角、与省内外三十多家大型企业、知名企业建立了产教融合长效机制与稳定的合作关系。2018年4月,该校被省教育厅遴选为全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
“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增强办好职业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该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聂咸群看来,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既要重视铸魂育人,更要培养能工巧匠,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深化职业教育创新性改革,才能全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手工制茶大赛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