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 青年应先行 图片新闻 把暖心服务做到青年心坎 “亲情连线”打通暖民心“最后一公里” 廉洁有我 青春有为 大学毕业生有了就业“加油站”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10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2年06月17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107期  下一期
“亲情连线”打通暖民心“最后一公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姚莉莉 发布日期:2022-06-17 10:33:25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姚莉莉
 
  “见上一面很踏实”。日前,家住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上岭村的八旬老人刘大爷,终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通过智能手机与在外务工的儿子通上了亲情电话。视频连线中,得知老人一切安好,儿子表示安心不少,连连对志愿者表达感谢。
  近年来,焦村镇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用心用情用力打造“亲情连线工作室”,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亲情连线”“综合服务”等帮扶项目,织密暖心服务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前期,上岭村通过摸排将该村特殊困难群众的信息登记在册,将“亲情连线工作室”的服务内容宣传到个人。就近安排志愿者为行动不便或居住偏远村组的群众提供“亲情连线”上门服务,让老人、儿童与亲人线上沟通,缓解彼此的思念之情。
  “我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有了这样的义诊活动,不用进城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焦村镇贤村村义诊活动现场,青年志愿者正耐心细致地询问村民肖大爷的身体状况,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阿姨,这次修短一点吧,夏天更凉快”。在焦村镇敬老院,青年志愿者一边询问老人对发型的要求,一边细心利落地为老人修剪头发。休息日,总能看到志愿者们为老人晾晒衣物、打扫庭院、搬运杂物。
  如今,“亲情连线”不再只是简单地打个电话,发个视频,解决特殊困难群众精神上的空虚问题,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生活中的不便之处,提供上门理发、打扫卫生、维修家电、代购生活必需品等暖民心服务项目,让真情实感在大山里流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