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雨 新春第一蔬 做婚姻的情人 种子的翅膀
08版:风华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02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3期  下一期
新春第一蔬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余世磊 发布日期:2011-02-21 16:15:18

    过了年,入了春,菜园里的白菜,只需要几个暖和的日子,就可以抽薹了。
    萝卜还未空心,菠菜和蓬蒿依然青绿,卷心菜养得正是肥美之时,但都只能算作旧年的青菜,吃得让人有些厌倦了。那些将在新春长出的蔬菜——莴笋还睡在地上,芥菜叶还没巴掌大,夜雨春韭也还剪不得,只有白菜薹可以采食。在这些顺季节菜蔬里,白菜苔当之无愧“新春第一蔬”。
    元宵前的日子,都应该算作过年,合家团聚,亲朋互拜。处处瓜子糖果,餐餐有鱼有肉,酒喝得伤人,但此时最想吃的是青菜。鲜嫩翠绿的白菜薹,美人一样,如果它出现在餐桌上。肯定在时间上占了第一,且在味道上也应是第一。
    刚入春能吃的白菜薹还太短、太瘦,味道也寡淡了一些。再过段时间,天气真正暖和起来,白菜薹蓬勃而生,粗过手指,且顶端已生出花枝,枝上结满密密麻麻、细如米粒的花苞,是掐食白菜薹的最好时候。提个篮子到菜园,掐下七八枝,便有了一大把。洗净,举刀切之,看那白菜薹的横切面,薹肉像绿果冻一样肥厚、明晃。吃在嘴里,感觉那薹肉滑腻、松软,别有一番美味。而再过一些日子,那白菜薹开出黄花来,所有的营养都供给了开花,味道就大打折扣了。掐断的主薹上,会生出许多稍细的支薹,如果不是无菜可吃,那种支薹不吃也罢,味道老涩,有筋,嵌在牙齿里。如果等到菜薹把花开出来,再去采食,纵然添得许多油盐,也类似吃草了。若到清明后,那些老了的白菜薹,连猪也不肯吃了。“花开堪折直须折”,爱花如此,食菜蔬亦是如此,许多物事都亦如此。
    喜欢陆游的那首《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我不比陆游,不过住个小县城,当个小职员,但我也同样有些厌倦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买杏花”。我家也住在一座小楼上,夜来听雨,同样会想到明天早晨的事。小城人看重实惠,未必有卖杏花之人,但肯定有农妇们从城郊挑着白菜薹来卖。在她们的挑篮里,那肥美的白菜薹用稻草扎成束,滴着雨水,看着便是一种享受。把那句诗改一下:“明朝深巷卖菜苔”,非常切合我了。古诗里描写白菜薹的似乎不多,大概觉得它太普通了吧。某一天,读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终于找到了一首写白菜薹的:“桑下春蔬绿满畦,菘薹青嫩芥薹肥。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是如此的诗意盎然。是的,范成大像我一样,是出自内心热爱乡村和田园的人啊。
    犹记去年装修房子,有师傅在家吃饭。在乡下的母亲、岳母以及几个姨姐妹,先后捎来许多白菜薹,一时吃不掉,不知如何处理?送菜来的姨妹告诉我,可把白菜薹晒成干菜。她教我把白菜薹洗净后,用开水氽一下,然后放到阳台去晒,晒得半干时,再切碎。几篮子新鲜的白菜薹,晒成干菜,不过一方便袋。入夏,一时没有去买菜,取干白菜薹半碗,用开水泡发,便有了一大碗,切几块肥腻的腊肉放在其上,在饭上蒸熟,吃起来也是很香的。
    我觉得,白菜薹最好吃的部分,是它那还未开出的花苞。我常常忽发奇想,那些花苞被我们吃下去,仍然还会开出花来,在我们的身体里,铺展成一片多么美丽而芬芳的花草地。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