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青春洋溢的薛家洼草地读书会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张悦 张苒 发布日期:2022-05-27 10:20:48 |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张 悦 张 苒
5月21日上午,一场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草地读书会在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区举行,这也是安徽工业大学“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团日活动的现场。
该校党委书记陆林、团省委副书记李波、校党委副书记祖明、团省委学校部部长邹永生、团省委学校部副部长张国栋、团马鞍山市委副书记胡宏扬等出席活动。
![]() 大家席地而坐,在长江之畔共话青春
以赛跑的姿态践行诺言
“今天是我第二次来到薛家洼,上一次是2020年8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薛家洼后,学院组织我们学习薛家洼生态环境整治方案”。学生们席地而坐,在长江之畔共话青春。姚锦芳是该校能源与环境学院学生,也是该校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分享了关键词“践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在详细了解薛家洼是如何从一块“工业废弃地”变成风景如画的“生态福地”后,姚锦芳曾暗下决心,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生态环境改善上做出成绩。第一次离开薛家洼回到学校后,她在学院教师的指导下,结合物理吸附和远红外线加热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土壤重金属去除方案,能更加有效地去除工业土壤中遗留的重金属成分,解决重金属污染土壤还原时间长的难题。这一技术在2020年安徽省大学生生态环保大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今年8月,姚锦芳将跟随该校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前往四川省乐至县接力第九年的支教计划。“我认为党号召我们去西部、去基层、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是希望我们在那里自找苦吃、发光发热”。畅想即将开启的支教生活,她将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等主题,在服务地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讲、环保知识竞答等活动,帮助青少年从小筑牢生态环保意识,同时也践行自己的青春诺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赛道上跑出更好的成绩。
以创新的理念架起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共青团提出希望时强调:“要敏于把握青年脉搏,依据青年工作生活方式新变化、新特点,探索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思路新模式,带动青联、学联组织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不断巩固和扩大青年爱国统一战线。”这番嘱托给该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吴坚带来了新启发、新思考。
“既把青年的温度如实告诉党,也把党的温暖充分传递给青年”。吴坚在关于“桥梁”的关键词分享时表示,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首先要做党团联系的桥梁,其次要做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庆祝大会召开后,该校第一时间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座谈会,他认真聆听、积极发言,之后将座谈会上学习宣传贯彻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传达给同学们,并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开展学习研讨。
吴坚认为学生组织工作应秉承“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以服务学生为出发点与落脚点,通过建言献策、问卷调查、学研代会提案等举措,架起学校职能部门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为学生解难题、办实事,不断提升学生组织的活力和服务水平,树立富有理想、关心同学、清新阳光的组织形象。
以奉献的精神担当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满怀深情、包含期待,也对新时代的广大共青团员提出了要做五个模范的殷切期望。其中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使我感触良多。”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该校化学与化工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富丹妮结合自身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现场分享了关键词“担当”。
2020年初,面对复杂严峻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富丹妮第一时间响应家乡号召,成为了一名防疫志愿者。“我的防疫故事并不像电影《中国医生》里那样感人肺腑,志愿服务期间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连续两年,她都坚守在社区防疫一线,任劳任怨,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青春,是生命的绚烂、是理想的火把,我认为青年就应当有青年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共青团员,我们应当永葆爱国之心、笃立鸿鹄之志、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用实际行动展现出昂扬向上的蓬勃力量和民族希望!”
活动期间,学生们围坐江畔草地,开展青春诵读、青春感悟、青春回响研读活动,将对祖国的祝福和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感悟写在亲手折叠的千纸鹤里。在阳光的映射下,装满千纸鹤的透明玻璃瓶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学生们给这个瓶子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青春筑梦瓶”。
![]() 青春回响
心怀“国之大者” 让奋斗的青春闪光
在认真听取学员代表发言后,陆林指出,在全党全团上下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时期,学校选择薛家洼这个重要又特殊的地点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就是要教育引导成长于长江畔、求学于长江畔的莘莘学子,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属于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当前,大家的首要任务是要抓好学习,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陆林勉励大家,当代青年是我们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见证者、分享者,更是我们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建设者、参与者,要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砥砺信念德行、锤炼过硬本领、强化责任担当,让奋斗的青春熠熠闪光;要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要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坚决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李波对该校青年学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主题团日活动的举办,充分体现了校党委对青年学生的关爱、对共青团工作的关注。通过草地读书会的方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容新颖、形式别致,令人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前进方向,对广大共青团员、团干部成长成才寄予殷切希望。广大团员青年要原原本本学,不仅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还要融会贯通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增长才干、锤炼本领,担责于肩、履责于行,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国家的大发展、再飞跃。
活动中,马鞍山市委党校副教授、市青联副主席陈群祥讲解了薛家洼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的历史脉络、工作思路、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等。大家沿着沿江步道欣赏滨江生态湿地(杨树林)、滨江公园芦苇江湾、滨江文化公园盛景,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觉醒,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用足迹践行初心使命,共同度过一次有特色、有温度、有价值的主题团日活动。
![]() 陆林与学生亲切交流
![]() 李波对学生提出希望
后 记
蝶变的青春更美丽
2020年8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马鞍山市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来到了薛家洼生态园,实地察看长江水势水情、岸线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情况。作为长江东岸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历经生态蝶变的薛家洼,从昔日“脏乱差”到如今“美如画”,已经逐步成为该市的城市生态客厅。
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团日活动选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考察调研的薛家洼举办,共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意义特殊、寓意深远。一场青春洋溢的草地读书会,启迪青春智慧、砥砺青春理想、激扬青春活力,为蝶变的青春拉开了序幕、奏响了赞歌。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