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赛场上闪耀的双子星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静茹 发布日期:2022-05-23 10:57:39 |
同在2020年“阜创汇”职业技能竞赛中获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赛项二等奖,并于同年斩获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比赛团体二等奖,共同荣获2020~2021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直到今年5月,一起站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跑道上,向着终点冲刺……来自阜阳工业经济学校的张旭和高志淳,一直都是职业技能大赛中最闪耀的双子星。 ![]() 从左到右依次为:高志淳、张旭、周建宗
突 围
突出重围 备战市赛
2019年秋,张旭和高志淳初中毕业后,不约而同地进入了阜阳工业经济学校学习计算机。刚进校,他们就被该校高级讲师周建宗带领的技能大赛深深地吸引了,为了能在技能大赛招新时崭露头角,他们用心对待每一次的训练,对于考核内容更是努力钻研,生怕错失这宝贵的入场券。
招新的竞争非常激烈,需要从报名的学生中层层选拔,张旭和高志淳互相鼓励,张旭的目标是进入硬件组,而高志淳是软件组。第一次参加选拔时,张旭看着前面被刷下去的十几个人,心中不仅为自己狠狠捏了一把汗,选拔教师和学长们更是严格,因为一旦被选中,出去参加竞赛就不仅仅是代表个人,更是代表学校,如果表现优秀,就是代表地市和省份。
人人都想把握住这宝贵的机会,当张旭已经被确认为硬件组成员时,高志淳那边一波三折。较于硬件组,软件组的竞争更加激烈,人选众多、藏龙卧虎等原因,让软件组的选拔时间被拉长,几经周折后高志淳终于加入软件组。由于当时的实训室还未建成,周建宗便想办法为大家克服困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腾出一部分空间,给训练的队员挤出训练的地方。虽然刚开始的条件很艰苦,但张旭和高志淳从没喊过一声累,看着学长学姐们为了备战技能比赛而没日没夜地训练,他们也被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错 失
首次比赛 抱憾而归
第一次准备参加比赛,对张旭和高志淳而言都是难能宝贵的一次机会,虽然只是市级比赛,但他们仍是付出了百倍努力。
当接到比赛时间定于2020年1月14日的通知时,张旭和高志淳很着急,虽然学校通知1月1日放寒假,学生离校,但是考虑到他们备赛时间紧迫,学校便为参赛队员延长宿舍封闭时间,直至比赛结束。为了准备比赛,他们加班加点训练,周建宗常常在训练的地方一直陪伴他们到深夜。当时正是寒冬,昼夜温差大,早上和晚上温度都极低,但他们还是坚持不落下一天训练。
不知不觉中,比赛的日子到了。张旭记得那天早上气温非常低,走进赛场就看到指导教师周建宗和程训剑在场外始终追随的目光,那一刻,他的心里有了莫大的温暖与亲切。不过这次比赛,张旭和高志淳抱憾而归,“全市第三名”让他们感到无比失落,虽然周建宗一直安慰他们:“第一次参加比赛,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但他们认为本应做得更好。
第二天返校,周建宗带他们到日常训练的地方,耐心地和他们一起复盘昨日的比赛,争取下一次迈向更高的台阶。
![]() 破 局
省赛出线 剑指国赛
2020年寒假之后,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学习模式切换成线上。即便如此,张旭和高志淳也没敢对日常训练落下半分,没办法去学校训练室训练,他们就在网课之后继续用电脑观看与比赛相关的资料,为下一次比赛做准备。
张旭回忆道,众志成城,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学校终于在5月份开学。此时已快迎来暑假,留给下学期比赛的时间所剩无几。考虑到更加短暂的训练时间,张旭和高志淳居家期间的自学成果尤为重要,但光纸上谈兵还远远不够,作为此次比赛指导教师的周建宗、王志强和程训剑,对他们比赛的训练不敢有丝毫懈怠。
2020年10月,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即将拉开序幕,比赛日定在国庆假期后第二天,张旭和高志淳主动选择放弃假期,留在校内加紧训练。周建宗和程训剑主动与校领导沟通,开放宿舍与训练室,并通知相关人员,保证训练能以最节约时间的形式进行。尽管训练条件非常刻苦,但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指导教师精心的指导下,两名队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团队在决赛前有了质的飞跃。
由于比赛地点设在蚌埠市,对张旭和高志淳来说都是第一次出市比赛,且是规模更大的比赛,他们心里不免紧张起来。第一天到达入住酒店之后,指导教师没有直接带着他们训练,而是外出周边逛逛,加上熟悉场地,帮助他们缓解心理上的压力。赛前一天晚上躺在床上,张旭和高志淳紧张之余,更多的是期待。对他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像是历经千辛万苦去求学的学子渴望取得一个好成绩一般。
赛场上,对于硬件的电路基础张旭早已烂熟于心,关键点更是牢记心中,中间遇到训练时未曾见过的故障维修,他更是努力钻研;软件方面,某些数据题目无法在电脑上计算,高志淳只能在纸上进行演算再输入到电脑上;对于日常损坏环节,一般为软恢复和硬恢复,其他的不常见且难度太大,只能使用R-STUDOI和 WINHEX 两个软件同时运行,在使用某个软件做不出来时,高志淳便选择用另一个软件进行修复或交替使用……比赛在张旭和高志淳合理有序的分工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所遇到的难题也被一一化解。
最终,他们拿下了这次比赛的二等奖,是前六名获奖选手中唯一一组2019级学生,其余都是2018级学生。虽然距离他们心中的省一等奖还有一丝差距,但拼尽全力过,便无怨无悔。
![]() 冲 刺
奋力备战 学无止境
就在不久前,张旭和高志淳刚刚接到通知,今年受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影响,省教育厅决定取消2022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从前两年表现较好的学校中选取出两支队伍直接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因为省赛成绩优秀,张旭和高志淳被省赛组委会选中。
因为长时间用原本上课的时间去训练,所以他们在学习方面拉下来许多课程。张旭的班主任为了让他全心备赛,经常课后帮助他,在他感到迷茫时也会给他提出很多建议,调节他的情绪。高志淳所在的班级是高职班,文化课成绩显得尤为重要,他的班主任更是清楚他学习的重要性,常与高志淳的各科老师沟通,让他们在学习方面多多指导一些。在每个夜以继日的训练日之余,张旭和高志淳都没将文化课成绩落下,他们知道:比赛固然重要,但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他们也在去年末双双获得2020~2021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成绩属于过去,以后的道路还需要继续坚定地向前走。在未来的日子里,张旭和高志淳双双表示,将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工作,争创新时代的优秀中职生,在不久的将来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机遇不只需要等待,还需要自己努力去创造。
![]() □本版稿件由刘静茹采写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