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一天
02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09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2年05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094期  下一期
疫情之下的一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静茹 王丽等 发布日期:2022-05-11 10:17:36

——各地学生居家学习记

  编前语  相较于2020年春天的线上教学,今年3月以来,全省各地陆续发布的开展线上教学等通知对于广大学生而言,已经变得不再陌生。“隔离封校”“居家学习”“线上考试”等关键词一股脑儿地闯入了大家的生活中。从第一例病例出现时的恐慌到现在的慢慢接受,诸如此类的变化,一个月来,频繁地发生在全省各地。不管是上班族,还是学生们,都因疫情打乱了原本的学习节奏,甚至是生活方式。
  疫情之下,全省各地中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呢?下面,就随着本报记者的视角一起去看一下。
 

一排左起为:韩怡冉、叶子谦、江恒
二排左起为:张雪希、向瑞、李佳琪
三排左起为:徐同奥、王熠东、胡天泽

视角一:铜陵市第四中学
采访对象:806班 胡天泽
         807班 叶子谦
         803班 张雪希

当疫情来敲门
  今年3月14日,本是个寻常的周一,胡天泽早早起床,本想拉开窗帘让这春日的阳光倾泻而下,不料看到窗外聚集着一群社区工作人员,让他的心里莫名多了一丝担忧。步行上学,结束上午的课程之后,再次返回小区时,门口已拉上一条黄色的封锁线……
  当线上教学的通知发到每位家长的手机里时,叶子谦的心里也是忐忑不安,一心想着他的生物和地理课:没有老师带我们复习怎么办?没有时间做实验怎么办?网课在家效果会好吗?但在这种情况下,他深知,只能配合。居家学习,叶子谦的生活节奏仿佛一下乱了,学习也没有原来那么努力了。他的爸爸看到了这些,对他说:“即使是居家学习,也不能松懈,你要像一根弦一样紧绷着,那些逆行者们,每天都不辞辛苦地为我们服务。而你的任务仅仅是学习,还有什么理由学不好呢?”“是啊,医护人员那么辛苦却不抱怨一句,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叶子谦说。
  铜陵市第四中学作为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样点,校门口每天都有数千名居民排起“长龙”,医护人员们昼夜不停地完成24小时核酸采样任务。在3月19日这个风雨交加的清晨,张雪希看到,年轻的医护人员们在用帐篷搭建的休息点只歇了两三个小时后,便穿上棉袄,裹紧防护服,开始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他们真正将人民的安危放在了第一位,将自己的安全抛之脑后,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看到这,张雪希不禁泪光涟涟,但她没有哭,而是抬手抹去眼角的泪。
  阴雨持续数日,寒风席卷。疫情居家期间,胡天泽常常站在阳台,所见仿佛皆是灰色,但他心中始终坚信:这是春天,暴雨落处,是春天的土壤!冬天的余音未绝,但既是春天,便终有绿柳红花。

视角二:颍上县第五中学
采访对象:七(3)班  江 恒
         七(3)班 向 瑞
空中课堂助学习
  4月15日,天微微亮,闹钟的响声打搅了江恒回学校上课的美梦。他不情愿地爬起来,拉开窗帘,一缕晨光照射进房间,江恒呆呆地望向那蓝天白云,它是那么的无忧无虑,而自己像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动弹不得。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不影响学习,空中课堂横空出世,解决了家长与老师们的忧虑,也带给江恒一丝光亮。课堂上,有的麦克风中传来一阵阵喧闹,是母亲在训话;有的麦克风中声音“呲呲”,仿佛是电线接头没有插好。这是早读,本应出现的琅琅读书声早已被这种种嘈杂的声音所掩盖。江恒不为所动,认真大声地朗诵着诗词。
  虽是空中课堂,但上课节奏却有条不紊。早就准备好上课的向瑞打开手机,准时出现英语老师发来的在线课堂邀请。也许是一节课只有三十分钟的时间,授课过程中,老师毫无一句多余的话,每一句不偏离课程内容,整体进度稳中有进,却又那么的详细。与英语老师告别后,向瑞收拾好书本,不一会,手机里又传来了一阵铃声,下一堂课开始了……
  随着线上教学的推进,江恒慢慢学会调整心态,他也发现了空中课堂的优点:时间充沛,不像线下教学,赶往学校的路上就要花上二十几分钟。特殊时期的空中课堂虽然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加了一道屏障,但向瑞认为:网课考验的是我们的自律,只要自控力够强,说不定还能趁此机会来个“弯道超车”呢。

视角三:凤台县古店初级中学
采访对象:七(3)班 李佳琪
         八(1)班 徐同奥
劳逸结合不放松
  当铜陵市开始全域静态管理时,相隔315公里之外的凤台县古店初级中学,徐同奥正在教室里认真听讲,备战即将到来的考试。他不知道的是,再过12天,因为一例阳性感染者的报告,他的备考只能转换阵地。
  清明节后,已居家学习几天的徐同奥慢慢适应了空中课堂。早晨,伴随着疫情防控广播的响起,为徐同奥所在社区进行核酸检测的两位白衣天使早已坐在路口等待,每日一“捅”后,9时的网课随之而来。对他而言,上课时间虽有变化,但最大的变化还是不同于教室的学习氛围和在家时懒散的心理。他集中精力,双眼紧盯屏幕,双手也没有闲着,该记的记,记不住的默默标记,待课后重新梳理。
  与此同时,比徐同奥低一级的李佳琪在家中刚刚结束了上午的学习内容。为了缓解网课用眼疲劳,李佳琪总是利用中午的短暂休息时间简单运动一下,虽然家里没有学校那么便利的条件,但是跳绳、开合跳、俯卧撑等简单运动还是必不可少的。“空间有限,但运动的动力无限。”李佳琪感慨道。
  劳逸结合,适当放松,是徐同奥和李佳琪的一致观点。面对明年的中考,体测也是徐同奥关注的重点,学习之余,他会利用空余时间练习跳绳和跑步。母亲为了给徐同奥树立一个好榜样,每天带着徐同奥一起在附近来回绕圈,慢跑几千米,也借此舒缓他紧张压抑的心情。

视角四:颍上县第三中学
采访对象:七(16)班  王熠东
          七(1)班  韩怡冉
居家学习欢乐多
  30个俯卧撑, 50个仰卧起坐,最后跳绳10分钟……一系列运动之后,王熠东整个人神清气爽、满血复活。虽然从4月初开始不能出门,但王熠东仍然坚持每天晨练。他说:“生命在于运动,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我更要加强锻炼,用我超强的免疫力让病毒无机可乘。”
  王熠东的父母都是教师,家中原本只有两台电脑,自己和爸爸各用一台。这可愁坏他了,妈妈怎么上课哪?原来每次上课前,妈妈都会拿出家里的小黑板、支架和她的手机,组装一下,摇身一变成了“美女主播”,开始了她的直播课程。看着父母每天认真积极的样子,王熠东感觉居家学习也不是那么单调乏味。
  另一边,“做核酸了,小区里的居民抓紧下楼做核酸……”志愿者拿着大喇叭在楼下吆喝。在上课的韩怡冉只能趁着下课时间往小区广场跑。望着长长的队伍,默默念道:这下肯定赶不上网课了。突然一个志愿者站在韩怡冉身前,笑着对她说:“小姑娘,你是学生吧?学生都急着回去上课,优先!你和我去前面,我给你录信息,做完抓紧回去上课。”短短两句话让韩怡冉无比震惊,惊叹社区服务者的细心程度。核酸做完,刚好赶上网课,看着屏幕上老师认真的笔记,韩怡冉感到更加温暖。
  居家不停学,成长不停歇。学习也在方方面面中多了一丝欢乐与温暖。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刘静茹,通讯员王丽、李磊、王忠凤、张娟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