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新农人”黄计亮:布局农业产业链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2-05-06 16:05:22 |
连日来,蚌埠市固镇县创业青年黄计亮一直忙碌着,在县域内各家庭农场、合作社、农副食品加工企业之间来回跑,关注农副产品的规模能力、就地深加工产能极限,探索如何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提升、深加工产业链升级、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打造。“如何实现农村农业产业化是我今年的工作目标。”他说。 放弃上海优越生活返乡创业
2016年,黄计亮放弃了在上海的优越生活条件,回到老家固镇县陡沟村从事农业产业。同年,他成立了安徽省绿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初回家乡,黄计亮并不自信,他既要抛开之前的工作经验,又要开创一条新的创业道路,资金、人力、技术等各方面都有困难。“村扶贫干部不停鼓励我,团县委等单位伸出援手,搭建交流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我还学习了农业和电商结合的知识。”黄计亮说。
“我们这儿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不错,老百姓不担心种不好地、搞不好养殖,而是担心没销路”。黄计亮介绍,2017年,公司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粮驿站”销售平台,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建立收集点,通过电商把各家各户的小生产与全国大市场连接起来。
炭火烤咸鸭蛋、迷你黄瓤无籽西瓜等当地常见农产品,一“搬”到网上,立马成了“香饽饽”。以前都是农户找买家,现在更多的是买家上门找农产品。
为此,黄计亮开辟“电商+公司+农户”路径,全方位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形成了集订单农业、加工、销售和大数据服务生产于一体的运营模式,带动农户扩大种养规模。
成立“农粮驿站”告别传统电商
“将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结合,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端带动产业发展。首先有效地化解大电商发展对产品的要求高与农产品尚不成熟的矛盾;其次是获客成本较高与产品附加值较少之间的矛盾;最后是农产品自身品质的提升及其食品安全控制的难度。”黄计亮说,“这些问题无法短期内得到解决,逾期停滞不前,所以从整合开发开始转型,看看县域内到底有多少产品是成熟的,有多少产品是不成熟但是有潜力的。如何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把产品与销售提升一个台阶,如何将农户产品卖出去,又能将其有效集聚,共同致富、持续增收,这是我们这几年正在做的事,也是未来继续做的事。”这正是“农粮驿站”与传统意义上的电商概念的不同之处。
在“农粮驿站”的质量追溯平台上,整个固镇县内农产品的弱点或强项在哪里?哪个环节需要提升?在哪一步发力?已经在政府、银行与企业之间形成三方联动,将像黄计亮这样的致富带头人与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食品加工企业进行系统整合,转变思路、整合资源、创建团队,制订发展规划,探索出了整合地方产业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反向从农产品整合、销售为突破口,打通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的瓶颈,在线上线下架起联系消费者和农产品的“网络”桥梁,正式引领了农村电商的创新创业之路。
入选联合国“全球110个最佳减贫案例”
经过近五年运营,“农粮驿站”得到当地老百姓的认同,越来越多的农户都跟着“农粮驿站”做起了买卖。2018年,陡沟村农户吕计诚家庭养殖的四百多只鸡没出家门就销售一空,去年,他还专门扩大了养殖规模;残疾人刘安胜以做绿豆饼为生,加入“农粮驿站”系统后,绿豆饼的网上销量一举突破两万斤,同时还带动了四户贫困户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农粮驿站’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安徽固镇县农副产品产业与电商深度融合”入选“全球110个最佳减贫案例”和“全国电商扶贫50佳”,并作为典型案例列入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案例库。
黄计亮表示,接下来将打造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