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老将”“援沪战士”与“守门员” 情系在沪青年 彻夜运送物资 连休息都要强制的防疫志愿者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09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2年04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09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逆行老将”“援沪战士”与“守门员”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刘恬颖 发布日期:2022-04-15 11:12:16

  编者按  疫情下,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都在经历着不一样的成长路径,体悟着不同的生命真谛。面对疫情,我省各地青年迅速集结、冲锋陷阵、勇敢担当、协作互助,体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坚定、勇敢、无畏与团结,成了抗疫一线那抹明亮而珍贵的暖色。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刘恬颖
  连日来,上海疫情形势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当前,青年先行,广德市团员青年用实际行动奋力书写勇毅担当。他们中既有驰援过武汉再度出征、防疫经验丰富的“逆行老将”,也有“关键时刻舍小家为大家”的“援沪战士”,还有“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守门员”……
援鄂经历让我守“沪”更有经验
  广德市人民医院团委副书记李晓雯是该市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之一,2020年2月20日,她同七名同事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驰援武汉的“逆行之路”。今年4月3日上午,刚下夜班正在休息的她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医院,再次踏上了驰援上海的“抗疫之路”。
  “援鄂的经历让我内心更加强大,也让我在处理疫情防控工作时更有经验。疫情当前,外省需要帮助时,作为团员青年,我义不容辞,应当冲锋在前。”正在跟同事告别的李晓雯一脸平静地说,这是她第二次以广德市医务工作者的身份参与对外省市新冠疫情的援助工作。
  4月9日,在顺利完成上海市闵行区七宝莱茵春舍小区一千九百多人的核酸检测任务,返回广德市五天后,李晓雯再一次出征上海。这次跟她同去的还有来自广德市的100名白衣战士,他们需要在一天内完成8.1819万人次的核酸检测任务,等待她们的将是又一个不眠之夜。

李晓雯(右)在协助做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没有“大家”的安全 哪有“小家”的团圆
  广德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陈芳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孩子一个五周岁,还有一个刚过三周岁生日。在组建第一批援沪医疗队时,考虑到陈芳的家庭情况,护士长并未将她编入队伍,但陈芳依旧主动请战,毅然参加。4月4日凌晨3时,她跟随医疗队出发前往上海,回来后隔离期未满便又于9日再次回到了上海的“抗疫战场”。
  “说不紧张是假的,说不想见孩子也是假的,但是没有‘大家’的安全,哪有‘小家’的团圆。最重要的是我已经去过一次,有防疫前线的工作经验,更应该带头参加。”决定再次加入援沪医疗队时,陈芳说。此次支援上海回来需要再次集中隔离七天,对于她来说,顺利情况下也要很长时间才能见到孩子。
 
陈芳(左)变身“大白”

夜以继日为老百姓“守门”很光荣
  随着上海疫情形势严峻,广德市作为我省深入长三角东向门户阻断疫情传播风险的任务异常艰巨。该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积极组建青年先锋队,冲锋在防疫一线。广德市中医院团委副书记彭超作为青年防疫先锋队中的一员,自3月27日起就参与到广德东高速口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志愿服务工作。
  “高速出口采样点是外防输入的最前哨和关键环节,能为广德人民守好东大门挺光荣的。”有一个清晨,已经连续工作了六个小时、正在准备交班的彭超憨厚地笑道。
  据了解,从4月10日开始,在彭超带领下,市中医院的四名青年团员组建了中高风险地区返广核酸检测采样登记工作专班,专班进行“四班倒”24小时值守。核酸检测点、集中隔离点,“两点一线”成为他们现阶段的日常。
  连日来,广德市团员青年冲锋防疫一线,温暖无畏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是防疫战场上最可爱、可敬的人。

青年突击队迅速投身一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