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行走的课堂”走出实践育人新路径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2-04-13 11:07:47 |
学校没有书包,课堂里没有书本,对于广大铜陵市中小学生来说,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是一件轻松而有意义的事。 近年来,铜陵市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依托铜陵市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有着“江豚小镇、研学之乡”美誉的大通营地,推出多彩校外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与校内实践教育互补增效,真正做到了“最好的课堂在路上,行走的课堂更精彩”。
“校内+校外” 互补又增效
“行走的课堂”走出实践育人新路径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铜陵市通过“校内+校外”模式实现综合实践教育走深走实。一方面不断提升校内课后服务质量,充分发掘教师资源,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并大力引进有资质、有质量的社会力量进校园,满足学生艺术、体育等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发挥该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大通营地的作用,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开发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课程。并通过“走出去”,带领青少年学生走进市内外研学实践基地,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徽州建筑中感受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历史博物馆中增强民族自信,在革命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实现研学实践教育和课后服务活动互补增效,促进学生减负与课后服务深度融合。
坚持内提外引打造研学实践品牌
作为铜陵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新型学校,自投入使用起来,铜陵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一直承担着全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全市初中生体育中考任务、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等任务。“双减”政策落地后,在市委、市政府关怀及市教育和体育局大力支持下,安徽大江教育集团与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铜陵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大通营地,积极改善硬件设施、增加人力物力、整合教育资源、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全市中小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接待能力和覆盖面,同时着力打造该市中小学生共享型劳动教育基地,形成铜陵市综合实践教育的双轮驱动。两个基地统一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统筹教学安排,互派教职工交流,加强课程资源开发指导,共享综合实践、劳动教育、素质拓展等课程资源,协调发展、同频共振,共创铜陵市综合实践教育特色品牌。
“目前,我们采用的是基地+学校的互动教育模式,在整合校外教学资源方面,我们已经与市公安局、司法局、政法委、人防办等单位开展密切合作,合作建设了青少年主题场馆,通过协同教育,积极开展多主题宣传教育、多课程融合渗透、多线路研学活动等特色实践教育活动,拓宽、延伸、协调育人”。据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两个基地坚持教育性、实践性、服务性、安全性和公益性于一体,实现全市中小学“全覆盖”。
除了提升基地内涵,该市还致力于加速深化区域合作,立足新时代研学实践教育发展,不断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趋势,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其他城市营地互联互通,共同开发研学课程线路,提高研学课程的服务与育人质量。拓宽合作渠道,不断加强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营地形成互联互通机制,加强互学互访、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的研学管理经验做法,探讨研学线路课程。
目前,该市实践课程开发出以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主题教育和研学实践等五大模块的一百多门必修、选修课程,其中创客、VR、沙画、海防、比特实验、科学探究、健康微生物、计算机拆装等各类科普类课程四十多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快乐、成功,感悟创造、成长。
“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该市藏族学生走进实践基地度过一个别样春节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篆刻的魅力
深耕家国情怀创新综合实践课程
为笃行“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理念,铜陵市不断深化综合实践教育课程建设,不断优化综合实践教育课程设计,立足本省,发掘丰富的红色主题和“徽文化”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落实到“实践育人”过程中,不断优化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拓宽中小学生参与面,不断提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影响力、辐射力,践行立德树人、突出实践育人、深耕家国情怀。
在深入开展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过程中,该市始终坚持将青少年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体,用百年红色党史,固本培元、凝心铸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该市打造“行走的党史教育课”,用好研学实践资源。坚持校内校外、课内课外有机融合,用“青少年的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依托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大通长征主题红色教育营地,2021年以来,组织超过6万名各学段中小学生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红色研学教育活动,开展“追寻党的足迹——红色之旅”研学教育实践活动,追寻党的红色足迹,在学生心中播种爱国强国的种子。
不仅如此,在“实践育人”过程中,铜陵市注重培养青少年学生乡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依托铜文化博物馆等本地特色实践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全面了解铜陵悠久的青铜文明历史、灿烂文化和绚丽瑰宝。结合该市及周边地区独特优美的自然风光、浓厚的人文底蕴,开发出“体验改革开放成就”“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关注万古长江生态”“感受革命光荣传统”和“体验水乡农耕文化”等六大主题研学课程,开发42条精品研学线路,推出“4+1”和“3+2”研学模式,组织广大学生走进周边城市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深化“五育并举”助力“双减”软着陆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铜陵市借力打出促进“双减”“组合拳”,开发综合实践多样课程,常态化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助力“双减”落地见效,为学生课业负担做“减法”、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加法”,通过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课后服务体系,促进“五育并举”与减负增效双向融合,引导学生在别样的课后服务活动中,享受成长和学习的快乐。
在“双减”政策实施后第一个寒假,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并引导和帮助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铜陵市发挥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大通营地的作用,全力做好中小学生寒假综合实践托管服务工作,助力全市“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写春联、包饺子、打糍粑、说年俗……今年春节期间,欢快、高亢的藏族音乐响彻铜陵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大通营地的每一个角落,处处都洋溢着温馨欢乐的气氛,在该市民族学校学习的两百多名留校过年的藏族师生们正在和汉族教师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畅谈汉藏情谊,过了一个特殊的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路途遥远等影响,在铜陵市学习的两百多名藏族学生全部留在当地过年。为确保这些远离家乡的藏族学生们在铜陵市度过一个温馨、快乐而又有意义的寒假和春节,铜陵市通过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大通营地综合实践托管服务,为他们“量身打造”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们“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下一步,铜陵市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全面提升与长三角地区基(营)地交流合作力度,开拓研学实践精品线路,不断提高铜陵市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影响力、辐射力。牢固树立“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育人理念,融合德智体美劳于综合实践课程开发、活动组织、多元评价、研学实践等体系建设之中,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学生们学习炒茶
急救知识教学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救能力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徐小波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