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班美术活动设计现状及指导策略 浅谈低年级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 聚焦语文要素 增效趣味课堂
6版:学科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08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2年03月1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081期  下一期
论小班美术活动设计现状及指导策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柳秋林 发布日期:2022-03-16 17:08:42

 □庐江县幼儿教育集团和顺幼儿园  柳秋林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是幼儿艺术领域中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美术活动更加重要,然而教师在该阶段美术活动设计时容易出现问题。因此,通过日常教学观察,了解小班美术活动设计现状,针对现状提出适当的建议,以期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设计时能有大致的方向,避免问题的发生。
  一、小班美术活动设计现状
  目标注重点偏离  在小班年龄阶段的美术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内心的情感需要,通过美术活动去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适当地循序渐进地开展,且不能有过多要求。如果在活动中,教师全程强调美术知识和技能,对于幼儿在课堂上的领悟选择无视,活动过程全程毫无波动,气氛沉闷,那将会非常枯燥乏味,幼儿也会慢慢失去对美术的兴趣。
  内容缺乏创新性  在进行小班幼儿美术内容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幼儿发展的情况,多设计出幼儿感兴趣,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内容,考虑的东西要具体、多面,而不是将现成的东西进行照搬,缺乏新颖性。由此可知,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内容设计时,若自创的成分较少,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创造性、新颖性的内容比较少,课堂上的气氛往往不够热烈,无法引起幼儿的共鸣。
  作品评价过于表面  教师需要注重美术作品评价的环节,采取正确的评价态度和评价标准。然而,在这个阶段的幼儿所创作的美术作品大多过于抽象,教师在评价标准的设计中,关注作品表面的东西比较多,对于幼儿内心表达出的东西,则是不理解和忽视的态度。在评价标准设计中,注重美术作品表面的东西,就读不出幼儿作品深处的内容,体会不到幼儿内心深处的情感,幼儿的想法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也会大大降低。在小班年龄阶段中,教师需要去引导幼儿学会自己评价和评价他人的作品,去慢慢了解什么叫做美术。
  二、小班幼儿美术活动指导策略
  (一)更新美术教学理念
  幼儿园的美术教学理念是指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培养幼儿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因此,在组织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鼓励幼儿自由创作。然而,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在组织美术教学活动时,忽略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价值性问题,注重的是活动结果有没有达到预设性的活动目标。因此,大部分教师容易急于求成,为了追求活动的本身而忽略幼儿的主体性,最后呈现的效果也会差强人意。
  因此,教师在指导时,不要过分强调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导致活动脱离了幼儿的经验和需要,使得美术活动成为教给学生知识的枯燥烦闷的训练活动,大大降低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要在使用各种手段、媒介的基础上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给幼儿提供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放开手让幼儿自由创作。
  (二)改变美术教学态度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不要告诉幼儿绘画的内容怎么画才正确或不正确。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态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小班幼儿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学习,对美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没有过多的认识,所以呈现的美术作品大都天马行空,成人一般无法理解。当教师看到幼儿的作品,不要想着去纠正其中不符合常规的绘画内容,而是给幼儿创造机会,让幼儿学会观察周围事物,自己去发现事物的特征,鼓励幼儿根据日常的观察和学习大胆创作。
  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去了解、去启发、去挖掘幼儿发展的潜质,尊重幼儿的个性化,给幼儿最大的尊重。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用欣赏的态度认真对待幼儿的每一幅作品,要挖掘幼儿美术作品中的闪光点,让每幅画都得到回应。要善于捕捉幼儿是否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发现了就立即点出来,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掌握速度。在创作前,教师要尊重幼儿想法,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引导,在创作结束后,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出作品的内容。
  (三)调整美术评价标准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不要告诉幼儿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方式尽量不要单一化,不要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不要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调整自己的教学标准,要分阶段教学和因材施教。
  由于小班幼儿的感知经验比较少,所以对事物的认知度没有那么高。因此,教师在一开始的教学中,不要给幼儿设置过多的要求,不要给幼儿下达过多的标准,不要给幼儿太多的限制,教师要做的反而是放开手,适当地根据情况去调整美术评价标准。
  因此,教师在指导时,不要过分向幼儿强调作品采用了什么好的绘画方式,什么好的色彩搭配,什么好的绘画内容,这样到最后,幼儿会产生攀比模仿的心理,最后幼儿呈现的美术作品都相同,缺乏新颖性。要避免盲目跟随甚至纵容幼儿的想法,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和调节,不能夸张地去表扬赞赏,让幼儿迷失方向,多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间接地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