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方义伦: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成长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2-03-16 17:17:20 |
方义伦,合肥市华山路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教师资格证面试官、国培培训计划授课专家、合肥师范学院和合肥学院培训专家、合肥市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基地专家库成员、合肥市职称评定专家库成员、合肥市小学数学名师大篷车成员、包河区方义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获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合肥市学科带头人、合肥市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合肥市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合肥市优秀辅导员、包河区名师、包河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方义伦语录:当一名老师不难,但是当一名学生喜欢的、家长放心的好老师很难,因为这意味着付出和奉献。但是我愿意为此而努力,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学生对于老师来说,也许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希望,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希望。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华山路小学得到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家庭的骄傲。
教育需要关注与关怀
有人说教育的根本是爱与责任,方义伦始终认为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是一份爱心事业。首先要把学生和教师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都是其成长的历程,而教师也要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真切地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从而焕发生命活力。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它同时也是充满幸福和快乐的。
在关注学生学业之前,方义伦总是先关注学生所思所想及心灵体验。他始终坚持要用心来聆听来自孩子心灵的无声的语言,捕捉每一个瞬间,及时纠正调整教育方法与手段,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关怀学生更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缺少爱心、冷漠自私的教师对于学生来说,那是深深的不幸与痛苦。记得有一次,方义伦精心准备的一节课上完后,领导、同事反映都不错。当他兴高采烈地走出教室时,一名学习一般又不爱发言的小女孩满脸通红走到他跟前怯怯地说:“老师,以后我们都这样上课好吗?你不嚷我们,一直对我们笑,还能看很多图画,还有小红花,你讲的我一下子就都会了……”那可能是她第一次在老师面前说了这么多话,方义伦也是第一次切身感受教师的爱对于学生、对于教学是那么重要!正如一位学生在毕业留言中所写:“我可以接受老师布置的一天两张试卷的作业,却不能一天看不见老师的微笑。”
教育需要理解与宽容
儿童的心灵世界纯洁无瑕,他们看世界的眼光总是充满了好奇,似乎什么都想试一试,于是幼稚的想法与做法必然会出现,不犯错的孩子是不存在的,面对犯错误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办?方义伦认为一味地斥责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高举反抗的大旗。这样一来,教育就进入了死胡同。其实理解与宽容并正确地加以引导,期待其反思与改进,才是最好的办法。
方义伦清楚地记得一位学生,在上一年级的时候曾经因为看到别人的玩具,非常喜欢,就偷偷地拿来据为己有,当时他很气愤,可看到学生伤心难过的神情,便宽容了他,并给予了正确的引导,没再提及此事。后来这名学生多次在作文中深情地回忆这件事,言词充满感激,方义伦也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大发雷霆。原来,宽容可以创造出如此美妙的境界。试想,谁不是在一次次的犯错和改错中成长?
在求知的路上难免有困难和失败,当孩子们灰心失望时,教师的欣赏与鼓励能让迷茫徘徊的孩子走出困惑,看见希望的曙光。
教育需要榜样的力量
多年来,方义伦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潜心钻研教育教学改革,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代表安徽省荣获华东六省一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四届苏教版全国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安徽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合肥市课堂教学评比第一名等奖项。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学设计》《教育》《数学大世界》等杂志发表。应邀在上海、江苏、安徽省内多地上展示课、专题讲座达30余场,得到与会专家和教育同仁的一致好评!
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方义伦深知必须为年轻教师做一个榜样。日常他与年轻教师一起研究一起上课,并作为首席者指导每一位教师。他结合每名教师的特点给他们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给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尤其是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工作室利用省级课题的研究,他采取课例研究、理论学习、网络研讨等不同的方式带动教师们成长。为了确保教研活动的高效性,采取“前移后续”的方式增加了研修的宽度和深度,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参加活动之前将自己对主题的思考提前发布在QQ交流群,并在研讨结束后再次回顾反思,将自己的收获发布在交流群,让大家共享。在进行课例研究的过程中,他引导教师增加了采访学生的环节,让学生把对本节课的思考和体会与教师一起交流,让教师们能够明白和了解儿童的视角,体会以生为本的理念。
为了让教师们体会更深,方义伦还采取了“师徒”共上同一节课的方式开展活动,2021年李健老师感觉《百分数的认识》不知道如何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方义伦没有直接告诉她,而是与她约定,共上《百分数的认识》,从课堂中寻找“发现”。这件事引起了学校全体数学教师的关注,在两节课的比较中,教师们感受到让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在观察中思考,在交流中概括出百分数的本质,这样的课堂才是以生为本的智慧课堂。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方义伦坚持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实现,形成的引领作用未来也将继续在教师群体中添光添彩!
本版稿件由岳远轮、吴晓霞、吴琼综合整理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