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三方合力 共建平安校园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世凤 何冬霞 发布日期:2022-03-16 17:14:32 |
——桐城市龙腾小学办学集团校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尝试 □黄世凤 何冬霞
校园安全牵动着千家万户,历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桐城市龙腾小学办学集团校地处县城与乡镇的交汇处,虽以城区小学冠名,生源却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短短十年时间,学校学生数从不足500人攀升到2700余人。由于农村学校安全防范意识欠缺,学生缺乏应有的防灾自救技能,在学校成长的十余年时间里,学校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园安全管理经验,可简要概括为:三方合力+两处共建。三方合力指学校教师、家庭监护人和学生本人齐心协力;两处共建指强化安全意识和关注隐患细节双管齐下。
一、强化教师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
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欠缺,从本质上说是教师和监护人防范意识的欠缺。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从强化教师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上下功夫。意识的形成不可一蹴而就,学校主要采用会议模式、案例模式、体验模式三种模式日益渗透:
一是以专题会议强化教师的安全意识。每周召开教职工安全工作例会,每月召开班主任安全工作专会。通过对文件的上传下达,达到警钟长鸣、时刻警醒,克服教职工的松懈思想,让教职工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二是以家长会树立家长的安全观念。每学期开学前两周,分班级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与监护人签订安全责任书。以纸质条文形式规范要求监护人应履行的安全监管责任。选举成立家委会,对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提醒。三是以短会形式对学生开展日常安全教育。严格贯彻“1530”安全教育制度。开学初和放假前召开安全教育专题会议。期中则由各班利用班队会开展“安全在心中”主题活动。从开学到期末,安全全贯通。
情境教育,以案例模式警醒师生的安全意识。定期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聘请法治副校长到校开展专题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讲座主要将发生在学校周边的活生生的案例搬进课堂,对学生进行身临其境教育。面对面交流,对学生的震撼很大。
亲身经历,以体验模式构建家校合力联盟。学校大门口紧邻主干道,又有红绿灯,交通秩序一直是个难题,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有序引导学生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入校、离校,必须得到家长的通力配合。为此学校推出“家长护学志愿岗”活动,每个工作日邀请数位家长到护学岗执勤,通过参与,家长们切身体会到学校工作的困难,最终达到了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进一步找准防范的对象
有了防范的意识,还须进一步找准防范的对象。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生活中,安全隐患其实是时刻存在的。一根烟头可以引发一场火灾,一块香蕉皮能摔断一条腿。细化防范举措,发现隐患是关键。
一是通过扎实摸排,在层层排查中查找隐患。学校设立了“安全工作办公室”专职科室,以制度形式安排专人负责,每月对教学楼、办公楼、科技楼、门卫室、厨房等建筑的外部进行安全排查。每月对各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进行测试。排查内容还包括校舍、围墙、楼梯、厕所、操场、体育器材等设施的老化、磨损,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教室内部和走廊通道则由各班班主任进行摸排、上报,主要包括课桌椅、门窗、黑板以及电器设备等。
二是通过精准指导,在精讲优练中克服隐患。教师对学生安全行为的日常教育要切中要点,言简意赅,防止无益的空谈和长篇大论。例如,火灾逃生的动作要点有哪些?防溺水“六个不”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万一溺水该如何紧急自救?在紧急情况下学校要拨打的电话号码分别是多少?这些常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方能在关键时刻学以致用。
三是通过优化布置,在组织实施中杜绝隐患。据报道分析,在中小学校内安全管理中,难度最大的要算课间休息和集体活动时段。大规模学校学生数量大,更加容易出乱子。经过一节课的紧张学习,终于下课了!课间正是学生撒欢的时间。由于精神上的放松,潜在的安全风险就增大。近年来,学校由于教室日益紧缺,教师的办公地点全部搬迁到了办公楼,出现了教师“走班”现象:上课时来教学楼,下课后回办公楼。为防止出现课间学生无人照管的“空档期”,学校制订了“无缝交接班制度”。实行上下两节课的授课教师课间安全责任对接。具体安排是:下课以后,上一节课的授课教师继续对本班学生的课间活动进行安全监管,一直等到下一节课的授课教师来接班了,才可离开。在进行大课间活动时,则由上一节课的授课教师组织排队,有序前往操场,直到下一节课的教师接班了方可离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避免在楼梯道拥堵,防止踩踏,学校又实行了错峰进场、错峰退场措施。让教室在高层的年级先进场,后退场;教室在低层的年级后进场,先退场,避免人流聚集交汇。
四是接受监督,在家长的反映中排除隐患。发挥家长群体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安全隐患的查找中。学校大门口路段绿化带设计有圆形卧槽,用于种植绿草。但秋冬季节绿草枯萎后就形成了一个浅坑。家长反映坑的大小和学生鞋子的尺寸相近,学生从上面步行容易崴脚。再例如,有位家长带着二宝来接大宝放学,结果没留意,调皮又瘦小的二宝差一点钻过铁艺围墙进入校园。学校在接到家长的反馈后及时进行了有效整改,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五是善于倾听,在学生的发现中剔除隐患。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总能观察到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些发现中常常隐藏着大人不易察觉的安全隐患。例如教室后面那棵大树上有一个马蜂窝,隔壁班有位同学用书包装来了一只小狗,厕所里那块砖裂了个大口子……只有找出这些躲在暗处的危险,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尽量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地处桐城经开区这方热土,沐浴着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学校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犹如一树花开,日益迸发出勃勃生机。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安全处处无尽时”,学校必须进一步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更加专注于隐患排查,提高防范意识,同时不断汲取各方营养,共同为校园安全的长青之树培基固本!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