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春蚕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那些记忆深处的年味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忠仁 发布日期:2022-03-02 10:16:02 |
□黄山市黄山区教育局 赵忠仁 “现在我们做糖糕了,刚吃了个,又糯又香又甜。”电话那头,妻子充满诱惑的声音一直困扰着我。真是的,不就腊八这天到娘家做米粿嘛,有必要这样做一类、吃一个就打个电话“报告”一声吗?
妻子的老家在皖南焦村。腊月的焦村,米粿肯定是年味里特别的一味。说很特别,一来是家家户户都很看重做米粿,亲朋呀、邻里呀也会赶过来帮忙,人多,忙了活,也聊了家常,热闹又喜庆;二就是将日常主食原料——大米,变着花样做成各类米粿,想必是以这种方式庆贺有个好收成,祝愿新年风调雨顺、福寿安康;三还方便了新春农忙,到时将保存完好的米粿或烤或煮或蒸,吃上几个便可忙着下地干活。
皖南有年关做米粿的习俗,像焦村等地的种类还很多。腊月里一般都会做上艾叶粿、糯米粿、糖糕、籼米粿。艾叶粿、糯米粿的馅料常有白芝麻、黑芝麻糖馅的,有辣味腌菜馅、萝卜丝馅的。糖糕、籼米粿是要用上器具的。项丽敏在《器物里的旧光阴》一书中写道:刻花的粿限子看起来又精致又神秘,仿佛具有祈福意义的图腾;刻着字的粿限子个个端方体面,“福”“寿”“禄”“喜”“春”,一字一模,大方得很。作家说的粿限子,也叫粿印模子,在我的记忆中,焦村的家家户户都是有的。腊月里,家家户户用这些模子磕米粿,既丰盛了食品,又确实寄寓了美好。
在孩子们眼中,可不管米粿的那些寓意。穿梭在一家人当中,伸手揉揉米粉,磕上几个米粿,再去灶台捣鼓下,争抢着吃上第一锅的,只要那份快乐。打小女儿就是这样做米粿的,我说是瞎折腾,母亲就会说,你小时候不也这样。也是,看着跑前跑后的孩子,便又想起了我的童年。
今天妻子的电话让我对米粿更加“牵肠挂肚”了。我说,做好米粿就回来,多带些。我是喜欢用火盆烘烤着吃艾叶粿和糖糕的,只看着那渐渐冒起来的金黄的泡泡,听着那“嗞啦”的响声,都是一种幸福。
除了米粿,幸福的还有衣兜里的锅巴糕。焦村等地的锅巴糕,主要是用蜜糖拌芝麻米粉,用木刻图案限子磕制烘干而成。这些锅巴糕限子比粿限子要小些,但也刻有“福”“寿”“禄”“喜”“春”等吉利汉字,或者是花、鱼、叶、兽等图案,祈福意味浓厚。除春节待客食用,在农家,锅巴糕也时常保存到采春茶、忙春耕时当“小点心”用。
磕制锅巴糕,都是在腊月里完成的。走进焦村,如果远远的就听到“梆梆”的敲打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那十有八九,这个村落里便有农家在磕制锅巴糕。运气好的话,几户人家的磕制声交相呼应,应和着炭火烘烤出的香味,一个徽风浓郁、腊味十足的村落便会呈现在眼前。
儿时那会儿,我家每年都会在腊月里磕制锅巴糕。选好日子,一家老少全上阵,揉粉的揉粉,磕打的磕打,烘烤的烘烤,你一言我一语,热闹和气。因在家排行小,再加之年岁不大,记忆中,我好像总没有具体任务,只管装满了衣兜到处显摆、食用。
每每想到这些,心中不免感慨良多。我已好些年没有参与做米粿、磕锅巴糕了。虽说日常可以买到吃到,它们也早就少了填饱肚子、接济生活的功用,但记忆中那份醇香的年味,那份无声的记挂与祝福,还是那样纯正,无论走到哪里,都挥之不去。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