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拉高标杆 狠抓师德师风建设 王祥万:在偏远的乡村种出梦想的花朵
07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07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2年02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07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王祥万:在偏远的乡村种出梦想的花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杨洁 发布日期:2022-02-23 10:40:15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生写照,也是长丰县吴山镇涂郢小学校长王祥万扎根乡村教育的座右铭。24年教育时光转瞬即逝,王祥万从毛头小伙走向不惑之年,校门口的泥泞小路早已换成了宽阔的水泥路面,但他守望教育的初心不改,为乡村学生点亮心灯的梦想依旧。

  扎根乡村教育24年,担任校长11年,有人曾问王祥万,你一个年轻小伙子跑到偏远农村学校一呆就是这么多年,不厌烦、不嫌弃?王祥万的答案是肯定的。他热爱学生、热爱课堂,他把教书育人作为幸福之源。正是这份“倾心”让他在2016年度被评为长丰县“德育先进个人”,2017年度荣获“长丰县优秀校长”称号,多次被评为长丰县优秀共产党员。
  1997年,王祥万在组织的安排下,来到吴山镇最为偏远的涂郢小学任职,一埋头就是二十多年。考虑到乡村学校师资紧缺,王祥万就鼓励妻子也来到这里支教,夫妻俩一头扎进农村学校的教育中去。为更好地帮助学生,他还常常牺牲节假日和休息时间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各类助学志愿服务,高强度的教学工作让王祥万积劳成疾,硬撑着把病床当作讲台。
  “双减”政策发布之后,王祥万又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乡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多方努力下,王祥万依托长丰“马郢计划”的渠道和资源,联合村委以及社会招募的志愿者共同发起“途引未来志愿服务项目”,采取“村小+村委+志愿者”的村校一体服务模式,开发出“五彩课堂”,有效补上了乡村教育的短板。
  此外,王祥万邀请志愿者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发了适合农村孩子的舞蹈、美术、戏剧(含话剧)、摄影、禾趣(自然教育)、篮球和手工等社团课程,以培养其特长、拓宽其视野、拓展其能力。目前,该校已成功举办了绘画成果展、摄影成果展,参加了“2020少年实践计划优秀摄影作品展”以及迎新联欢会等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一致肯定与好评。继2019年“马郢儿童快乐家园”在学校揭牌后,在省妇儿基金会的积极推动下,涂郢小学得到了安徽巨银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公益支持,2021年,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皖家童乐”村小篮球示范点项目又在该校落地揭牌。
  王祥万还活用当地资源,开展“添翼未来”活动,如植物种植、院校涂鸦、创意手工画、公共区域美化等校园环境改造,举办乡村儿童卫生讲座,到现代农业、科技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企业实地参观等。涂郢小学落实“双减”政策的做法完善了乡村小学德智体美劳教育课程体系,有力地践行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指导思想,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支持。
  24年沧桑变化,24年风雨兼程,梦想依旧、初心不改,在乡村教育这一片精神高地上,王祥万用青春与汗水谱写了一曲平凡而动人的乐章。
课外时间陪伴学生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杨洁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