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杨韧:让“快乐”成为教育的代名词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黄慧 发布日期:2021-12-29 10:21:14 |
课间,几个女学生接连来到杨韧的办公室告状:“老师,李星上课又找我说话,老打扰我。”两分钟后,李星神情紧张地来到杨韧的办公室。此时,杨韧伸出小拇指,李星见状也用小拇指拉钩。“快用大拇指盖个章。”杨韧笑着说,“以后你要是想说话,上课的时候忍一忍,下课了来找我说。”李星笑着“盖章”,随后开心地离开了办公室。 杨韧告诉记者,在她眼里没有“好学生”和“坏学生”之分,他们都应该是快乐的学生;她希望在学生眼里,她不是“不怒自威”的校长,而是可以亲近的“喜杨杨”。
教育是关于心灵的对话
1998年那一届的68名学生,23个单亲家庭,6年后10个家庭破镜重圆;之后的三届,202个学生,52个单亲家庭,24个复合了。“杨老师聊天室”因此出了名。
“杨老师聊天室”不是某个固定的办公室或者教室,可以是树荫下、可以是操场上、可以是楼梯旁。地点由学生定,内容由学生选,任何心理的“小秘密”都可以找杨韧聊聊。
每次在聊天室中得知学生的父母离婚了或正在离婚,杨韧都会请其父母分别走进聊天室。“我自己也是做母亲的,我会和他们共情,告诉他们孩子的状态和表现,然后再创造机会让他们一家三口都走进聊天室。”杨韧回忆道,“其实这其中很多离婚的夫妻是有感情的,只是没有人给他们创造温馨的彼此需要的机会和氛围。”
虽然出了名,但杨韧仍旧觉得自己不够“专业”,因为有个外号叫“惹不起”的学生张灿,让她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有点被迫害妄想症,很容易误以为别人是在骂他,然后就突然爆发对他人拳脚相向。每次我都拉住他的手轻声安抚,但这也只能一定程度上舒缓他的情绪。”杨韧说,“直到后来请教一位大学教授才知道这是‘暴躁症’。教授建议我去考个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我就照做了,我想让学生在需要我的时候,能给他们更专业的帮助。”
面对单亲的、情绪化的儿童,杨韧潜心研究心理知识,并在西园社区建立了合肥市第一个义务心理服务站。多年来,杨韧在倾听中激发深层次互动,形成师生求索的良性循环,在教育中开展心灵的对话。
如今,那个“惹不起”的张灿每次来看望杨韧时,总拉着她的手说:“不知道为什么,拉着老师的手才安心。”
“设计人”不仅是教师的事业
不仅敢打同学、还敢打教师的童斌,他的梦想是“要么当土匪,要么当警察”。杨韧就把他介绍给了“未成年人联盟”中的何交警。何交警给童斌也做了一套“制服”,周末经常带着童斌一起出勤,平时给他讲警察的故事。“大家都守规则,交警叔叔的工作才会轻松一点”。此后,童斌立志长大了要当一名警察。
杨韧创建的安徽省首个“未成年人联盟”联合了周边的社区、交警、消防等。社区负责各类活动指导支持,做好各项活动配合协调;公安、交警、消防等部门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将提供各类活动的宣传策划,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除了“未成年人联盟”,杨韧还有个得力助手——“班级家”,即让班级学生的家长充分发挥育人的优势。
克克曾经是个小网迷,家长为此头疼不已,杨韧将信息工程学专家昊昊的爸爸引进课堂,将克克带入了信息学活动的领域,后来克克被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破格录取,专门研究信息工程学。
丁楠每天都在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为什么人走在路牙上会掉下来?书包为什么那么重?但做起作业来很磨蹭。杨韧请来了小俞的爸爸(青年科学家),鼓励丁楠将自己的发现和困惑进行开发研究,并给他做技术指导。丁楠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发明出了“减负书包”,并获得了小发明“市长奖”。
在杨韧看来,教育不只是教师的事业,更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一个学校的使命、一份社会的责任,需要聚集大智慧,形成大合力。
让每一位教师愿做班主任
“年轻教师不会当班主任,年长的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不少人不愿担班主任这个担子,因为事杂工作多,很多教师认为只要上好自己的课就行了。”杨韧对记者说,“但是不当班主任会成为教师一生的遗憾。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让每位教师想做班主任,每一位班主任都是幸福老班。”
杨韧借助合肥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这一平台,创立了线上“老班夜话”和线下“大班主任制”两大品牌栏目。
每周四晚,杨韧与来自合肥、蚌埠、淮南、安庆等省内多地的班主任们相聚在腾讯会议,每位成员都有两节以上的专题讲座,工作室22位成员成为“老班夜话”的主讲人。每次会议都在200人以上,“老班夜话”已成为班主任分享交流的盛宴。
“班主任在处理任何班级问题,都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要不断地总结。”杨韧的这句话让巢湖市人民路小学教师尹章林印象深刻。今年,尹章林获得了合肥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四个一等奖。“杨校长对班主任工作的热情激励了我,让我如沐春风。比赛是短暂的,但杨校长对我的影响是一生的!”尹章林说。
在巢湖等地,部分学校年级建立“大班主任”工作制,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为年轻班主任引路起航。
杨韧,合肥市西园新村北校安大校区副校长,全国模范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合肥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全国优秀中队辅导员、安徽省优秀班主任、合肥市杨韧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注:文中学生姓名均为化名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黄慧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