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如炬的一年 不负节日 感恩遇见 有所记 有所得 影像校园 记录点滴
04版:特别策划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05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05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微光如炬的一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发布日期:2021-12-29 10:29:14
□本报记者  谢婷婷
  时间有脚,光阴会跑。犹记得2021年年初参与策划、撰写《安徽教育“十三五”答卷》专刊,实地走进皖南几所新建的中小学:晨曦中的校园书声琅琅,被雾水打湿的阳光,照亮一张张童真而灿烂的脸庞。主题班会上,学生们用稚嫩的语言诉说着家乡的发展与变化,表达着对新学校的喜爱,谈论着对知识的热爱。校园内外人人关心教育、人人期盼教育的热情持续高涨,不论是料峭春寒还是严冬腊月,依然透出一股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一年来,这些成了我采访途中随处可觅的美好,以及我笔下教育发展的生动映照。
  2021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多样、中职教育融合创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成为我新闻采访中高度关注的教育热点。“党史学习教育”“疫情防控”“双减”“教育一体化”“师德师风”“招生就业”“职业教育”等,成为我稿件中的高频词。也正是在深入一线采访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各地各级教育部门以人为本、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探索与创新。我试着用心记录用情讲述最鲜活、最生动的教育故事,聆听并见证人民群众对教育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闻中最打动人心的往往是一个又一个具象的人物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这一年,我采访认识了赴浙江省金华市研修归来的绩溪县扬之小学教师张碧玲。满载收获回归岗位的这一年,她继续深入践行“爱是最美的语言”“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的理念。我云端采访了4400千米之外、3750米海拔之上,用爱和热情填满援藏支教生活的和县第三中学教师李鹭。这一年,她用“金凤凰计划”“周末加油站”“暖小手倡议”等项目,在雪域高原播撒希望的种子,浇灌美丽的格桑花。我再次回访了“2021最美高校辅导员”、“90后”安徽工业大学辅导员赵颖虹。这一年,她对思政教育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专注,才把平凡的事情做得格外打动人,让一个人的初心成为了一群人的初心。这一年,我还宣传报道了锐意改革的胡学平、专注德育的王晓燕、扎根职业教育的孙五一等。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虽然有着不一样的成长经历和育人事迹,却有着同样的初心和情怀,对待教育同样有着诉说不完的热爱和乐此不疲的奉献。这可能就是教育人的魅力,匠人匠心点亮一片烛光。
  说到“点灯人”,今年93岁、被誉为“乡村烛光”的叶连平再次映入我的脑海。这一年,我曾在《小马点灯人》等多篇专题报道中,提及叶老的名字和他的事迹。不仅因为他身上散发的光与热,更因为他的精神正感染和引领着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在“点灯”“传灯”的事业中前赴后继。今年9月,叶老给本报编辑部写来一封信,对我们刊发的作品给予关注,对青少年教育苦口婆心。两页纸密密麻麻的来信,“读者叶连平”的落款,让我备感触动,备受鼓舞。如果说叶老是三尺讲台上微光如炬的“点灯人”,那么媒体何尝不是时代的照明工具,媒体人何尝不是“点灯人”呢?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