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烈山青春“绘”振兴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木林 饶艳琴 发布日期:2021-12-24 13:57:54 |
编者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以来,团淮北市烈山区委结合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实际,聚焦团的主责主业,以服务、凝聚、培养青年人才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彩绘乡村志愿行动,深度挖掘全区红色教育资源阵地,积极培养新型农村青年人才,为青年到乡村基层服务锻炼搭建舞台、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越来越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青年在广阔的乡村一线激扬青春、放飞梦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中贡献了烈山的青春力量。 彩绘乡村志愿行动走进榴园村
团淮北市烈山区委集聚青年开展彩绘乡村志愿行动,三个月绘制墙体彩绘70幅,共计1600平方米;深度挖掘烈山区红色教育资源阵地,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全区青少年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度、支持度;积极培养新型农村青年人才,激励和引导广大农村青年扎根基层、创新创业、参政议政……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建设者。为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力量,今年以来,团区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把“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这张蓝图描绘得愈加动人。
做好彩绘活动 成美丽乡村治理助推者
“帮我拿一下白色的颜料,上完翅膀的颜色,这一幅就要完工了”“稍等一下,白色的颜料盘在国风打卡墙那边,我去帮你拿”……走进烈山区宋疃镇和村,一群头戴草帽的青年正在一片片院墙边来回忙碌着。
原来,他们是参加“美丽烈山绘青春”彩绘乡村志愿行动的青年志愿者们。通过他们的画笔,一幅幅精致的国风彩绘跃然于墙面,成为了装点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最美画卷。
“看到自己手绘的墙体时,让我感受到自己真正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分子,非常骄傲和自豪”。淮北市烈山区龙兴学校大队辅导员刘盼盼告诉记者,她毕业于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油画专业,通过发挥自己所学的美术特长,参与此次“美丽烈山绘青春”彩绘乡村志愿行动,感觉太有意义了。
“这些年轻人为村里做了不少事,现在乡亲们见了他们就像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青年志愿者们忙碌的背影,和村党支部书记李端坤不禁发出感慨。
据悉,团区委累计组织7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社会技能青年、青年教师、少先队员等,三个月绘制墙体彩绘70幅,共计1600平方米,吸引万人专门前往参观,并打卡留念。专程从外地赶来打卡的游客小陈说,“听说这里有网红墙绘,特地选了一个周末,开车和朋友过来一起‘打卡’,中午再吃一顿地锅鸡,今天的旅行特别充实”。
有年轻人的地方总是充满活力,年轻人到农村也带去了生机。今年以来,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淮北市烈山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青年行”系列活动,通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乡村青年培育、创新创业扶持等行动,引导青年在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设、关爱弱势群体及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除了彩绘乡村之外,青年志愿者们在团区委的带领下,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及门前“三包”活动要求,发动各级团组织成立了“烈山帮帮团”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青春助农、环境综合整治、垃圾分类、护河行动等,定期组织青年参与镇、村(社区)开展的环保行动150余次,全区10支志愿服务队伍共计120人,青年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达3600小时。同时,开展路面清扫、河道清理、垃圾分类等志愿活动80余次,清理垃圾超过2万吨。
彩绘乡村志愿行动走进和村
打造红色课堂 成青少年健康成长呵护者
“33米深的水井以及印记分明的绳索痕迹, 记录了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与艰苦生活顽强斗争的感人事迹;饮水思源的石碑,镌刻了心系群众、干群同心、攻坚克难的四眼井精神……”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正在开展“红色地标打卡”活动,60名小学生认真聆听青年宣讲员宋六龙的深情讲解。
记者了解到,红色课堂——“红色地标打卡”活动是团烈山区委精心筹办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系列活动之一。
为进一步深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增强全区青少年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度、支持度,团区委深度挖掘全区红色教育资源阵地,优选四眼井红色教育基地、石榴博物馆等七个红色地标打卡点,通过完善教育场地、丰富教学内容、选定受教对象的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差异化设置了红色课堂打卡路线,开设了“红色寻访”“地标打卡”“劳动采摘”“志愿实践”等课堂栏目,带领青少年随时随地听故事,全方位、立体化学党史。活动开展以来,共计一千两百余名青少年参加“红色地标打卡”活动,在“寻”“享”“悟”的沉浸式体验中做好“红色作业”,传承“红色基因”。
此外,团区委还积极联合烈山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教育局等多家单位深入开展“双减”有“法” 护航青春——“烈青护苗”行动,将心理健康、生命安全、法治教育活动与课后延时服务有机结合,围绕“双减”探索更多优质课后服务,护航乡村青少年健康成长。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10期,前往淮北市烈山区实验中学等10所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惠及2500名中、小学生。许多学生家长纷纷表示,该行动围绕“双减”探索更多优质课后服务,既丰富了青少年课后活动内容,也切实维护了青少年权益,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普法宣传活动
创新工作形式 成青年人才引流培育者
“分季套种能够让小麦、玉米、西瓜、土豆、红薯在一亩地上生长,大大提高了土地生产利用,并且切实贴近国家秸秆禁烧政策……”在军王村青年服务站,安徽省扶贫助困好青年、烈山区乡村好青年代表王有利正在进行农技授课。
为了能够带领乡亲们致富,二十多岁的他,扎根家乡土地,成立了村里第一个合作社——鸿利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流转土地,研究农作物套种技术,果蔬产品远销省内外。“团区委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还给我们做产业引导、创业培训与指导服务,让我们在创业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深深感受到了家乡团组织的温暖。”王有利告诉记者,在团区委的帮助下,鸿利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在2015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于2020年荣获安徽省第五期大学生实践示范基地称号。
乡村振兴,青年先行。在引导更多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中,进一步激励广大农村青年扎根基层、创新创业、参政议政等方面,烈山区认真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青年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烈山乡村振兴好青年评选活动,经过前期走访摸底、事迹优选、政审核查等程序,累计评选出王有利、王娜等12名乡村振兴好青年。同时,通过“新时代乡村好青年”系列报道活动,团区委积极拓宽线上、线下各种渠道,对优秀青年榜样事迹进行展示,营造了青年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烈山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青年人才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烈山区将结合辖区村“两委”换届工作,广泛组织开展前期人选摸排工作,进一步促进有知识、有技能、有带富能力的优秀青年进入团组织队伍,优选青年致富带头人推荐进入村“两委”班子。结合团中央青春行动试点社区工作契机,联合高校选派优秀在校学生进入新南社区等基层团组织兼职团支部副书记,促进村、社区与高校团委在志愿服务、大学生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丰富校地团委协作“朋友圈”。让大学生在参与社区管理、志愿服务中,从校内课堂拓宽到校外第二课堂,让其了解烈山、留在烈山,为烈山青年人才工作储能蓄力。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人才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作用,团区委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伟大号召,继续拓展工作思路、压实工作责任、创新工作形式,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在乡村建功立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青年人才保障”。团烈山区委书记吴晓梅介绍了团区委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团区委还将围绕本土人才兴乡、在外人才返乡、社会人才下乡等方面,推动形成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具有共青团特色的工作项目和服务品牌,让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大力量。
烈山区宋疃镇乡村好青年巡展
□本版除署名外稿件由通讯员木林、本报记者饶艳琴采写
□配文图片由团淮北市烈山区委提供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