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的红 匠心筑梦 笃行致远 等风来 我清晰地看见 追梦人生 当警报响起时
06版:美文展示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05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053期  下一期
匠心筑梦 笃行致远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晨媛 发布日期:2021-12-20 10:33:01

 □蚌埠市第三中学高一(15)班  王晨媛

                   辅导教师  胡江宁
  古往今来,人们对工匠总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感,从《庄子》中的“庖丁解牛”到《核舟记》中的奇巧人王叔远,再到冯骥才《俗世奇人》中的泥人张,无不是对这些匠人的惊叹与赞美。我想,这背后其实满溢的是对工匠精神的颂扬与崇拜。
  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对自己做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理念”。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工匠精神在于敬业。键合行业“军工绣娘”闫敏芳从业至今,共计完成键合引线上千万根,实现了零失误。在她看来,“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靠检验出来的”。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工匠精神在于精益。精益是对作品的精雕细琢。前段时间大火的《流浪地球》被评价“中国终于有了真正的科幻片”,赞誉的背后镌刻着导演与主创们的匠心。为了进一步把50年后的世界具体化,导演郭帆做了3000张设计图、8000多张分镜头画稿,改版最多的一个分镜头修改了251版。林元培从前辈手中接下建桥之梦,发誓“要么不造,要么就造最好的桥”。他画了无数的设计图,从中提炼出桥梁裂缝问题的最优解,又在桥梁结构设计上不断创新,终于在黄浦江上建成了雄伟的大桥,圆了这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由此可见,任何卓越的成就背后,都折射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当清其旧基”。工匠精神并非一味固守过去的生产方式,而应与创新相辅相成。“天眼之父”南仁东12年踏遍西南大山,只为寻找“天眼”的最佳落成位置。他为射电望远镜研究倾注了22年心血,积累了无数科研经验,而正是这些经验支持他在解决索网疲劳问题时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一切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环节没有完成,都可能导致失败。正因为有无数日夜的坚守,才有创新的资本与底气;正因为有渴望创新的追求,才有坚守的勇气与毅力。
  有人说:“我们只是些未经磨砺的青年人,如何能有工匠精神?”对此我想说,我们可以。我们认真完成每日的作业,这就是工匠精神;我们为作文中的一句话反复斟酌,这便是工匠精神;我们做难题时摸索出新的解法,这也是工匠精神。
  我们应当以“匠”自居,让自己在喧闹的尘世中安静下来,发掘自己的领域,摒除干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把匠心融入生命,以匠心对待生活。只有人人都专精于自己的领域,社会才能持续进步,我们的祖国才能离中国梦更近一步。
  坚守匠心方能筑梦,求索笃行方可致远。当时代的车轮与匠心之火共同撞击,终将迸发出更为灼热耀眼的火花。我这样坚信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