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为纲 以实践为本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05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051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以课程为纲 以实践为本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12-15 10:49:31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九大以来,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三全育人”工作,既抓好“育”这个中心,又强调“全”这个重心,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为重点,带动“三全育人”协调推进,落地落实,成效明显。今年上半年,该院获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设单位,所属的商贸学院、地质与建筑工程学院两个二级学院同时获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建设单位。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三全育人”改革模式
以课程为纲 以实践为本
 
 

以课程为纲 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
  今年11月初,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艺术学院教师王悦娟,参加了安徽省省直机关微党课视频大赛,她将 “中国精神与专业教学”定为微党课视频的素材,与学生们合作,经过精心准备,反复剪辑,于12月3日完成了拍摄工作。
  王悦娟表示,计算机类课程的专业教师,选择将中国精神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讲授微党课,是学院重视支持课程思政建设的结果。她通过让学生设计李大钊、钱学森、钟南山等共产党员漫画,然后通过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来讲述党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让学生通过学习来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拍摄微党课视频中,我不断引导学生学习党史,树立正确的三观,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王悦娟说。
  据悉,该校对于思政课程教学也有自己的独特做法,在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了三次集体备课,研究设计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内容,加强有机融合,如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早期历史融入“概论”第一章、第二章毛泽东思想当中,将改革开放史融入到第五章邓小平理论之中,不仅丰富了内容,更增加了历史厚重感。充分引导学生弄清楚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切实增强学生“四个自信”。在“德法”课的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中,通过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学,切实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近年来,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主抓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无缝衔接,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机统一,推动学生在学知识中提升了素质、塑造了人格。该校两门课程获得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两个教学团队获得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立项,三个教学研究项目获得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立项,两位教师荣获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两个教学研究项目获得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实现了课程思政教育逐步落实落地,教育教学活动由点及面,效果明显。

强化实践育人 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作为地矿艰苦行业办学单位,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把地矿“三光荣”精神与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有机结合,在职业教育与技能培养中熔铸学生的品质教育。今年上半年以来,学校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先后与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安徽好人馆和李克农故居,共建3个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近200名师生代表,赴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安徽好人馆开展实践教学。参加过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实地学习的学校先锋社的学生们表示,走出课堂,来到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参加学习、接受教育,与课堂上听教师讲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实地学习令人震撼,也令人感动,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除了建设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学校还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上半年,该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珠宝玉石鉴定赛项中连续三年获得金奖,金奖背后是参赛团队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执着追求。该团队指导教师李孔亮坦言,珠宝玉石鉴定需要的是学生对珠宝鉴定精益求精的追求,容不得半点瑕疵,否则都难以在全国比赛中胜出,他感谢学校为专业人才培养搭建的实践教学平台,“获得‘三连冠’的成绩,从侧面证明了在实践中锻炼人、育人的重要意义,也可以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中感受到劳动创造美、劳动最伟大。” 李孔亮说。
  团队队员、宝石加工专业学生陈中政表示,宝石鉴定注重实践,在一遍一遍地甄别宝石、玉石、有机宝石以及合成品、仿制品过程中,“鉴定的是宝石、磨练的是耐心、凝聚的是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追求,感觉自己收获很大,为将来就业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互联网+”理念,构建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实践相结合的创业项目,也是该校强化实践教育的重要抓手,今年3~6月,学校共举办创业模拟实训4期18个班600人,共计1200学时。下半年从10月底开始开班,目前举办创业模拟实训4个班120人。三个项目在合肥市包河区首届“挑战杯”创新创业项目大赛中获奖。利用“互联网+”,普及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省级慕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OOCS。将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采取创业意识唤醒、创业能力培养、创业资金场地扶持等“三步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在创新中增长才干,在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推进文化育人以点带面打造文化品牌核心
  “我虽然不能实际的为中国奋斗,为中华民族奋斗,但我的心总是日夜祷祝着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羁绊之下解放出来之早日成功!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在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喜迎建党100周年经典诵唱会上,该校2020级城轨运营管理专业学生杨云天朗诵了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声情并茂、真挚动人,瞬间让台下数百名师生鸦雀无声,穿越回到那个艰难的革命年代。“《可爱的中国》是一篇经典的文化作品,鼓励人心,反映的是以方志敏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队伍的觉醒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为此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对我们当年青年有重要的启发和激励作用。”杨云天说。
  据悉,该校重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制订了校园文化建设“十四五”规划,完善文化育人顶层设计,以打造文化品牌为核心。精心打造“映月湖”诗文朗诵、“悦思汇”畅读好书、“工匠杯”球类联赛、“守信仰”思政讲堂等四个品牌文化活动,起到以点带面、文化育人全覆盖的作用。
  在今年6月学校举办的学生讲思政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地质与建筑工程学院2020级学生董涛在赛后发出感言,走上讲台,自己成为教师,顿时感觉责任重大,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围绕“四史”主题进行备课,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深深体会到,学校的“三全育人”工作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仁三表示,开展学生讲思政课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备课,阅读材料,感受党的辉煌历史和创新理论的伟力,可以更好引导他们努力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外,学校还结合重要节庆、节点,开展红色经典读书月、主题演讲等活动,青年节举办“青春心向党 建工新时代”主题演讲比赛;建党节举行经典诵唱展演;国庆前夕,开展增强“忧患意识、奋斗意识、奉献意识”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参观革命教育基地,在活动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学校还以校园文化基地建设为依托,与安徽电影集团共建星空校园院线青春在线影院,播放了《建党伟业》《我和我的父辈》等爱国影片,加强“四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挥影视艺术对广大师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导航作用。在观看完《建党伟业》电影之后,该校大学生记者团副团长王杰表示,“把影院建在校园里,方便学生们观看电影,学生们在一起接受爱国影片教育,有助于大家内心产生共鸣,也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艰辛和伟大,激励着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珍惜难得的机会,更加发奋努力,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仰信念,把爱国转化成学习的具体行动”。
  学校还开办了道德讲坛,结合弘扬工匠精神,邀请学院知名校友——大国工匠获得者朱恒银教授来学院开展专题讲座,把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学习技能,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本版稿件由江涛、本报记者徐徐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