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朴哲君:扎根大地 青春无悔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徐徐 发布日期:2021-12-10 13:58:01 |
朴哲君出生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绰勒一个朝鲜族农民家庭,从小他就目睹了父辈们的传统粗放耕作模式,有感于水稻卖原粮收入不见涨的现状,中专一毕业,他就下定决心,立志改变。于是,脑子里冒出了“创业成立米业公司,建立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实施市场化、品牌化战略,注册绰勒银珠商标”的念头,坚定了扎根家乡土地、发展绿色现代农业、引领乡亲共同致富的青春信念。 万事开头难,创业发展的激情迎头碰上的就是资金、场地、经验不足等难题。但他咬紧牙关,一户户乡亲家里走,动员附近群众加入水稻合作社发展绿色有机农业,2010年,20岁的他创办了扎赉特旗绰勒银珠米业有限公司,并注册了“绰勒银珠“商标。
公司成立之初,朴哲君就注重基础、脚踏实地、超前谋划。先后建设了“六大基地”,扩大了2万亩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确保了银珠大米原料的纯正和品质;2019年,日产150吨的全自动数字化大米生产线投产,实现了大米生产加工的智能、精细、高效;布局建设了北京、呼和浩特等国内大中城市的分公司、专卖店、合作商以及淘宝等线上线下销售基地。2020年,公司销售收入已突破5000万元。
朴哲君深知,企业要发展,必须创新引领、科技先行。银珠米业水稻应用技术研发团队致力于新品种的研发、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相继培育定型了“金稻1号”“金稻2号“和“银珠1号”“银珠2号”等适合本地生长、产量稳定、抗病抗倒伏的新品种。他积极打造 “物联网+” 现代农业,着力搭载智慧农业和科技创新平台,完善配套农技专家在线、产品质量追溯等手段,建起了物联网感知、空天地一体化的大数据系统。针对大米高端市场,科研团队全力攻关“银珠胚芽鲜活米”,保留了大米的活力成分,富集了大米的营养精华,走在了国内高端大米的前沿。
几年来,朴哲君的公司先后安置员工60余人次,创业孵化30余人次,现有19名正式员工也大都是这几个群体人员。其次公司生产销售旺季正是农民农闲猫冬季节,公司每年安排临时就业人员两千余人次,较好地解决了一部分就业困难人员的务工问题。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